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课: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课:坚持以新型城镇 化引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同志们: 按照局党组工作安排,下面,我围绕“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推动城乡 融合发展”这一主题,为大家讲一堂专题党课,与大家共同学习提高。 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 化的成败。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破除城乡二 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党的十八大以 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城乡 融合发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以人 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处理好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关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 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 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进一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 制机制作出战略部署,首要任务就是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这一方面体现 了新时代党中央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的战略演进和实践要求,另一方面也充 分彰显了增强城乡融合发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时代意蕴,充分体现了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征程上城乡关系的科学把握。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 展,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牵引作用,加快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 流动,不断缩小城乡差别,为解决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矛盾探索新路 径。 一、深刻领会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 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核心承载,城镇化发展状态决定着中国式现 代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以新型城镇化为牵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城乡共 享共荣,是推动塑造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关键环节,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 举措,也是促进城乡区域共同繁荣的重要引擎。 (一)以新型城镇化为牵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塑造新型工农城乡关 系。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改革开 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从城乡二元分割结构到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再到 城乡融合发展的变革过程。伴随着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提高至目 前的66.2%,城乡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 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就必须遵循新时代我国城乡关系进入新阶段的 历史性特征,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牵引作用,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升级、就 业转移、人口集聚相统一,拓展城乡融合发展新空间,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 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统筹发展。 (二)以新型城镇化为牵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新型城镇化,一头连着巨大的内需潜力,是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支撑,一头连 着现代化生产、生活、治理方式,是高质量供给体系的主要来源,对畅通经济循 环、构建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现了城乡、区域协调发 展,国内大循环的空间才能更广阔、成色才能更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健全城 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窗口期。锚定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基 点,迫切需要把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战略,着力破除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资源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促 进城乡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在解决城乡发展差距中不断增强 我国经济韧性,在更大时空尺度上实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纵深。 (三)以新型城镇化为牵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共同繁 荣。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部署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 村振兴战略,城乡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明显增强。但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区域发 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还很明显,地区差 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成为制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因素之一。 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引擎作用,把超大城市、都市 圈、中小城市、县域、乡村等多种城乡空间形态和经济活动置于融合发展的大逻辑 中统筹谋划,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硬联通,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居 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最终实现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准确把握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 系,顺应城镇化大趋势,加快推动城乡要素流动、持续缩小城乡差距,在促进城乡 共同繁荣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充分彰显了以新型城镇化为牵引的城乡融合发展新 特征。 (一)以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价值取向,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更好满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 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随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 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城市人口集聚效应更加明显。截至2024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 口达9.4亿人,同比增加1083万人,这意味着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成为户籍人口,成 为真正的市民,城镇化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5.41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差距持 续缩小。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或政府购买学位就读比例达96.7%,公共 卫生、文化体育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扩面提 质,城乡融合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以深化制度建设为主线,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汇聚更多 城乡融合发展动力。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围绕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积极探索以渐进和突破相促进为导向的城乡融合发展路 径,取得了显著进展。自2014年开始,我国连续出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 划(2014—2020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新型城 镇化实施方案》《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等文件,为 加快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全方位的制度供给。特别是2019年印发实施的《中共中央 国 务院关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