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视发言材料(四
个带头+以案促改)
按照《通知》要求,会前,本人坚持以重要指示精神为“行
动指南”,系统学习党章、《条例》等党内法规,全面领悟深化改
革的“深远意义”。通过与班子成员和广大干部深入开展“面对
面”谈心谈话,广泛征求了各层次、各领域的意见建议,围绕
“五个方面”逐一查摆问题,以“放大镜”剖析党性,以“显微
镜”检视反思,深挖思想根源剖析问题成因,明确整改措施和努
力方向。现将个人对照查摆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
面。
一是“学思践悟”不够深入。在学习新思想等政治理论时,
虽积极参与各类学习活动,但存在“浅尝辄止”的现象,对“学
思践悟”的深刻内涵领会不足。以学铸魂、以学增智的长效机制
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理论学习成果未能转化为“行动指南”和
“实践动力”。例如,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时,多以集中学习和
文件传达为主,缺乏“头脑风暴”式的深入研讨和实践运用,导
致部分党员干部对理论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未能真正做到学深悟
透、融会贯通。
二是“未雨绸缪”意识不足。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和舆
论环境,“未雨绸缪”的政治敏锐性仍需强化。在一些潜在的政
治风险和意识形态问题上,洞察力不够敏锐,防范意识有待提升。
例如,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时,反应不够迅速,措施不够精准,
导致工作出现一定的被动局面。提升“危机应对”的敏感性和及
时性,是当前政治能力建设的重要方向。
三是“知行合一”尚未到位。在贯彻党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工
作要求时,“知行合一”的效果尚不理想。虽然态度坚决,但在
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打折扣”的现象。有时习惯于“以会议落
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对实际工作的跟踪问效不够及时,
导致落实效果大打折扣。实现从“文件要求”到“落地见效”的
突破,需在细化举措和强化督办上加大力度,确保各项任务“落
地有声”。
(二)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
一是“锤炼党性”未见常态。在日常工作中,忙于事务性工
作,对“锤炼党性”的重视不足,党性锻炼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
自觉性。未能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
上,立场不够坚定,原则性有所欠缺。例如,在个别干部选拔任
用时,受到一定人情因素干扰,未能真正做到“公正用权”“依
法用权”,党性修养亟需进一步强化。
二是“铁规刚纪”未够从严。对《条例》等党规党的纪律的
学习理解不够深入,纪律执行上有时存在“打折扣”“搞变通”
的问题。对党员干部的违规行为,监督问责时往往“失之于宽、
失之于软”,未能严格按规办事。例如,面对个别干部迟到早退
的现象,仅以口头提醒代替正式处理,未能体现纪律的严肃性和
刚性约束力。
三是“务实作风”尚显薄弱。作风建设上存在形式主义和官
僚主义倾向,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的频率和深度不够。在制定
政策和措施时,缺乏全面调研和充分论证,导致部分政策措施针
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弱。例如,部分基层政策设计更多关注形式上
的“亮点”,而对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力度有所不足,“务实作风”
有待进一步强化。
(三)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
新方面。
一是“勇挑重担”仍存畏难。在面对棘手问题时,存在畏难
情绪,“勇挑重担”的精神尚显不足,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心有
待提升。例如,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
工作推动力度不够,导致工作进展滞后,未能形成预期的整体提
升效果。
二是“创新驱动”尚显不足。在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时,
“创新驱动”的能力不够强,仍习惯于沿用传统模式,对新情况、
新问题研究不够深入。例如,在干部培训工作中,培训内容和形
式较为单一,未能充分满足干部的多样化需求,影响了培训效果
的全面提升。
三是“长效机制”仍存短板。在工作中,过于追求短期效益
和表面成绩,“长效机制”建设有所欠缺,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
展的考量不足。例如,在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创建中,过于注重
打造“亮点工程”,而对基层党建整体提升的系统性投入不足,
“潜绩”与“显绩”的平衡仍需进一步优化。
(四)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
一是“管党治党”未见实效。作为 X,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
治责任仍有不足,“管党治党”的责任感落实不到位。对党员干
部的日常教育和管理缺乏足够的严谨性,对一些“苗头性、倾向
性”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例如,在干部廉政教育方面,虽
然开展了一些活动,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仍显不足,
部分干部对廉洁自律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未能真正触及思想深
处。
二是“选人用人”尚有短板。在选人用人工作中,虽坚持德
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但在“考察识别”干部时,还存在不
够全面和深入的问题。例如,对干部的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和工
作作风的考察未能做到“全方位”“深层次”,导致个别干部选拔
任用后未能完全适应岗位需求。未来需聚焦“精准识别”,进一
步提升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三是“监督执纪”力度不足。在监督执纪工作中,对党员干
部的监督存在宽松软的现象,特别是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
度”不够深入。例如,在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上,尤
其是第一种形态的日常运用不够经常和规范。对一些干部的轻微
违规问题,未能及时开展谈话提醒和批评教育,失去了“抓早抓
小”的契机,监督的“刚性约束力”需进一步强化。
(五)以案为鉴与自我反思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