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
民生,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志们:
按照局党组工作安排,下面,我围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
改善民生,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主题,为大
家讲一堂党课,与大家共同学习提高。
人民性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属性,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
立场在于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
的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
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
节。”民生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人民幸福生活
的基础。在当今社会,密切关注民生领域的动态,其实质就是
高度聚焦发展的进程。民生工作绝非普通事务,它乃是推动整
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内生动力。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在
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急切之事、困难之境、忧愁之源以及期盼
之需,这一举措所带来的影响意义深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明确为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并围绕“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
体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改革部署。202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也着重指出,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以增强人民
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党中央基于对社会发展态势
的精准洞察以及对人民群众需求的深度关切,在民生领域精心
谋划并接连推出了一系列全面且细致的决策部署。从致力于提
升教育公平性,加大教育资源投入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优
质教育机会,到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使更多群众能够看得
起病、看得好病,再到大力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实现人
民群众“住有所居”的美好愿景,桩桩件件,无一不彰显着党
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
一、深刻领会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家户户都盼
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
多发展机会。这些朴实的愿望,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
国之事,千头万绪,但万流归宗,全部指向于人民的幸福安
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其核心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
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旨归。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回答了“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
展”以及“发展成果由谁享有”这三个关键问题,是共产党人
初心和使命的鲜明表达。从“改革”到“深化改革”,再
到“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深刻体现了
我们党坚持“发展不停步,民生改善不止步”的执政理念。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将人民的需求和利益置于发
展的核心位置,坚定不移地在发展进程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
生。这一理念与行动,绝非偶然形成,而是我们党历经长期实
践,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不断探索、积累
并沉淀下来的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
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是解决我国社会
主要矛盾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牢牢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
点领域改革,推进收入分配、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重点领域制度创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
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必然要
求。现代化所奋力奔赴的终极目标,聚焦于达成人的自由而全
面的发展。这绝非一个简单空泛的概念,而是涵盖了人类生活
的方方面面,是对个体从物质基础到精神内核全方位提升的深
度追求。这意味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不能仅
仅关注经济指标的增长,更要注重人的素质的提升、人的价值
的实现以及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让人民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
能感受到现代化带来的福祉,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
展。例如,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为现代化
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提高人民健康水
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总之,通过高质量发
展,在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漫长而伟大的征程中,始终坚
定不移且全力以赴地致力于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一系列关键
问题,这些问题广泛涵盖教育、医疗、就业、环境等多个重要
领域。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
点。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更为强烈,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多层次、多方
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在追求经
济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民生的改善,通过构建以人为本的经
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双向互动,实现经济发展成
果的共享,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元化需求。经济
社会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而发展就
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在发展的
过程中,人民作为发展的主体和受益者,也是推动发展的内在
动力。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
济社会发展从追求速度与效率转向追求质量与效益,在发展中
保障和改善民生,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
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使各项改革发展举措有助于增进民
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获得
感、认同度,这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支
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极为关键的本质特
征,犹如璀璨明珠,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熠熠生辉,同时也
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之间泾渭分明的显著标志。党的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为深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创造
了良好条件。民生领域涵盖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民生存
与发展的基本需求。只有通过实实在在、持之以恒地保障和改
善民生,将每一项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都落到实处、
做到细处,才能真正为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宏伟目标筑牢坚不可
摧的根基。当前,进一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仍然面临诸多不
稳定、不确定因素,必须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来建立健全
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既通过提高效率
和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好财富“蛋糕”;又要通过
彰显公平正义,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切好分好财富“蛋
糕”,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
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
发展的目的就是改善人民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检
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
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
保障。党在新时代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