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副市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副市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 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篇章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2025年 全市医疗工作会议,意义重大。此次会议旨在总结过往经 验,部署今年重点任务,推动我市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全方 位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强基固本,夯实基层医疗服务根基 (一)强化基层资源配置。一要优化机构布局规划。依据人 口分布、疾病谱变化以及交通状况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规划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布局。深入开展实地调研,精准识别医疗资 源薄弱区域,制定针对性的机构建设和调整方案。通过新建、 改扩建等方式,补齐基层医疗服务的短板,确保每个区域都能 拥有便捷、可及的医疗服务,逐步实现基层医疗服务的均衡化 和全覆盖。二要提升硬件设施水平。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按照国家标准和临床需求,配备先进的 医疗设备和信息化系统。建立定期的设备更新和维护机制,确 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先进性。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基 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为远程医疗、双 向转诊等服务提供有力支持。三要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建立健 全基层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与药品生产企业和配送企业的 沟通协调,确保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的及时供应和质量安全。优 化药品采购目录,根据基层常见疾病和居民用药需求,合理调 整药品品种和数量,提高药品的可及性和适用性。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制定优 惠政策,吸引优秀的医学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工作。 通过提高薪酬待遇、提供住房补贴、解决子女教育等问题,增 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吸引力。同时,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 制,鼓励上级医院的专家到基层开展坐诊、带教等工作,提升 基层医疗技术水平。二要强化人才培养培训。完善基层医疗卫 生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医学院校的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和 定向委培。建立定期的培训制度,组织基层医务人员参加业务 培训、学术交流和进修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能 力。加强对全科医生的培养,提高基层全专结合服务能力。三 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 制,将医务人员的工作业绩与薪酬待遇、职称晋升等挂钩,充 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在基层工作表现突出的 医务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营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 (三)深化服务模式创新。一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 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明确签约服务内容、标准和流程。 加强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提高团队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多种 方式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优势和意义,提高居民的签约率 和满意度。为签约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实现从疾 病治疗向健康管理的转变。二要开展医防融合服务。建立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专业公共 卫生机构的协作机制,实现医防深度融合。加强对慢性病、传 染病等重点疾病的防控管理,通过开展健康体检、健康教育、 疾病筛查等工作,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要 拓展特色服务功能。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自身实际,开 展特色专科建设和康复、护理等延伸服务。加强中医药服务能 力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康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 开展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适宜技术,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 医疗服务。 二、筑高登峰,打造医学领域发展高地 (一)建设高水平医疗中心。一要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 积极对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标准和要求,整合我市优质医疗资 源,加强重点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力度,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提升我市在疑难重症诊 疗、医学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 响力的国家医学中心。二要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根据区域 医疗需求和发展定位,规划建设一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强 与国内知名医疗机构的合作,通过共建、托管等方式,引入先 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区域医疗 中心与周边医疗机构的协同发展,形成区域医疗服务网络。三 要提升市级医疗中心实力。加强市级医疗中心的内涵建设,提 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大对市级医疗中心的科研支持 力度,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和应用。加强学科建 设,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重点学科和优势专科。 (二)提升专科服务能力。一要构建临床专科体系。制定临 床专科发展规划,明确各专科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强对 临床专科的评估和管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专科的均衡 发展。加强专科联盟建设,促进专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 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二要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加大对重点专 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设备购置和科研创新。 鼓励重点专科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通过重点专科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市专科服务能力的提 升。三要推动专科技术创新。鼓励医疗机构开展专科技术创 新,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支 持专科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和应用,提高专科的诊疗水 平和核心竞争力。加强对专科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 用,让更多患者受益。 (三)加强医学科研创新。一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立多 元化的医学科研投入机制,政府加大对医学科研的资金支 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医学科研。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打造一 批高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