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材料汇
编(6 篇)
目录
1.构建应急指挥“六位一体”提升城市内涝应急处置能力 ........2
2.强化效能先行先试全面提升应急指挥体系和企业可持续发展
项目服务能力 ........................................................................................4
3.聚焦“三力”建设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6
4.多措并举抓整改筑牢防线促发展 ................................................8
5.强基固本“三大抓手”构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10
6.念好“三字经”推动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提质增效...........12
构建应急指挥“六位一体”提升城市内涝应急
处置能力
xx 市构建“一张图、两平台、三中心、动态感知、协同联
动、快速处置”等“六位一体”应急指挥联动体系,做到早预测、
早研判、早动员、早处置,成功应对 2024 年“x·xx”特大暴雨
导致的城市内涝,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坚持统分结合,建强指挥体系。成立市区防内涝抢险指
挥部,由分管应急管理、住建工作的副市长分别担任指挥长、常
务副指挥长,成员单位由 xx 多个重要部门组成,各城区设立分
指挥部,日常工作由应急部门承担。先后出台防内涝责任、会商、
应急抢险调度等工作制度和市区内涝抢险工作预案,形成由应急
部门牵头抓总,住建、水利、公安等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
整合市区防内涝抢险指挥部等 xx 个议事协调机构职能,统一归
口纳入应急委,不断完善城市安全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平台,接入
住建、气象、公安、水利、应急等部门监测预警系统,初步实现
跨区域、跨行业数据共享应用,构建“六位一体”的应急指挥
“xx 模式”。
二、坚持协同联动,凝聚强大合力。不断完善气象预报预警
和信息传播机制、临灾“叫应”机制、跨部门综合协调机制和跨
区域联动机制、多部门联合值守等工作机制。发挥应急委牵头抓
总作用,加强统筹指挥,滚动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时启
动应急响应,动态调整响应级别,前置队伍和物资装备。全市
有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队伍 xxx 支 x.x 万余人,储备 xx 辆大排量
泵车等一批移
动排涝设备,抽排能力达到 xx.x 万 m³/h。在 2024 年“xx”
特大暴雨中,多个县区小时雨强达到历史极值,市区出现严重内
涝。市应急委提前预警、精准预判、科学调度,各部门通力合作,
市区道路积水在 xx 小时内快速消退,无人员伤亡,城市运行安
全平稳有序,得到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和广大市民点赞。
三、坚持及时复盘,完善处置机制。建立重大自然灾害事件
处置过程复盘机制,全面复盘总结“xx”特大暴雨防御和抢险救
灾工作。在应急预案基础上,在全区率先编制《城市内涝防御工
作指南》,强化预报预警、会商研判、工作部署、隐患排查、工
作机制、应急响应、调度指挥、相关场景应急处置、信息收集和
汇总报告、救灾救助、灾后重建、舆情应对、复盘总结评估等
xx 项工作措施,完善响应与联动工作机制,实施突发事件“叫
应叫醒”备份、明确灾害场景应急处置职责及流程等新机制,形
成城市内涝防御“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闭环管理,得到自治
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认可和推广。
强化效能先行先试全面提升应急指挥体系和企
业可持续发展项目服务能力
xx 市立足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以高效应对处置各类灾
害事故为主线,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提升指挥效能;结合安
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企业可持续发展项目(SCORE)
试点,成为本年度该项目全国两个试点城市之一。
一、健全应急指挥机制,提升应急指挥效能
一是造“大脑”。全市共投入 xxxx 多万元,建成市和 x 个县
(市、区)的标准化应急指挥中心,奠定“智慧应急”基础。二
是活“血脉”。市县两级指挥中心横向与气象、水利、公安、消
防等 xx 个部门打通信息壁垒,纵向可直接联通调度辖区所有乡
镇和 xxx 多个行政村,市县镇村四级应急指挥体系全面贯通。三
是强“骨架”。制定出台《议事协调机构规范化运行规则》《xx
市基层防汛防台风应急能力建设工作方案》,建立“两清单一机
制”(风险点隐患区分类管控清单、避险转移一对一责任清单和
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完善“防汛应急指挥一张图”,为应急
处置决策、指挥、调度、实施定下“四梁八柱”。四是通“末
梢”。落实“一线工作法”、网格化管理和领导靠前指挥机制,建
立重大天气过程会商研判机制,开展全时段、全过程的“伴随式”
气象决策,完善极端灾害性天气雨前雨中雨后“三调度”机制、
极端灾害性天气预警直达基层“叫应”机制。全市排查出的 x.xx
万个风险点隐患区全部落实转移包保责任人,确保叫醒叫应到位
和应转尽转。
二、探索 SCORE 项目的 xx 新模式,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
发展
一是先行先试,探索企业安全发展新模式。xx 市中小企业
点多面广,市场主体总数约 xx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