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授荣休仪式上的讲话(2 篇)
目录
1.在教授荣休仪式上的讲话..............................................................2
2.在教师节荣休仪式上的发言 .........................................................6
在教授荣休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 x 老师、各位领导、亲爱的朋友们:
作为 x 老师的学生,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与
大家分享我对他的学术生涯中转向的一点个人看法。回顾 x 老师
多年来的研究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学术兴趣和方法论经历了
一个显著的变化,这个变化不仅丰富了他的研究成果,也为后来
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
由于 x 老师在 xx 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早期的研究焦
点集中在纯粹的拉美历史问题上。例如,他在《历史研究》1993
年第 6 期发表的《现代墨西哥社会持久稳定的原因》一文中,从
建立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利益表达机制及文化认
同感等方面分析了墨西哥社会稳定的原因,旨在从历史角度为国
家改革和转型提供借鉴,其中法律只是诸多因素之一,并未赋予
特殊意义。同一时期,x 老师的其他文章如《印度军队职业化探
因与巴基斯坦军人干政的原因比较》、《巴基斯坦军人政治浅论》、
《当代拉美军人政治撤退的原因》等,也遵循了类似的路径,专
注于历史视角下的制度和社会现象分析。因此,这一阶段可视为
x 老师学术研究中的纯粹历史研究时期。
但 x 老师并未满足于停留在历史研究的舒适区,而是迅速开
始了学术转型。1997 年 7 月,《齐鲁学刊》上发表的《关于国家
与市民社会关系良性化的思考》一文标志着他首次尝试从历史转
向政治哲学领域,探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尽管该文仍保留
了其历史思维的基本框架,但已明显涉足不同于纯粹历史的主题。
同年 12 月,与李龙教授合著的《论结社自由》进一步巩固了这
一新方向,成为这方面尝试的典范。
在此期间,x 老师并未完全放弃历史问题的研究,但这些成
果开始有意无意地与法律相关联,如《墨西哥总统制剖析》、《法
国律师与政治自由主义的产生》等。这种转型在他 2003 年出版
的专著《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与法治》中达到顶峰。该书通过比较
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强调民主化过程中的权力制衡机制,并讨
论司法独立、反腐败斗争及公民社会成长等议题,总结出适合中
国国情的法治路径,并提出建设性改革意见。这本专著不仅总结
了早期历史研究的成果,也开拓了法治、平等、自由等政治哲学
关注点。
随着入职浙江大学法学院,x老师的转型步伐明显加快。2006
年发表于《浙大学报(人文社科版)》的《农民•农民工•艾滋病
——一种人权视角下的分析》,几乎完全脱离了拉美史背景,聚
焦中国本土问题,批评传统疾病观,指出艾滋病不仅是生物学现
象,更是社会不公的结果,反映了社会和谐程度的低下。这一时
期的 x 老师更关注人权、平等、自由等法哲学和政治哲学问题,
而非单纯的历史研究。因此,这一阶段可称为以历史视野为基础
的法哲学、政治哲学研究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 2008 年 3 月我的硕士入学面试中,x 老
师曾问及我如何看待如下现象:作为浙大法学院副院长,每次进
校门都会被门卫敬礼,而一般老师则无此待遇。我当时回答说这
违反了平等原则,因将法学院老师分为“当官的”和“不当官的”
是不合理分类——现在想来这样一个问题本身也反映了 x 老师
当时思考的基本理论背景。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x 老师的学术范式主要围绕着历史视野
下的法哲学研究展开。这一时期的论文如《艾滋病群体权利与残
疾人权利并轨保护刍议》探讨了对艾滋病人的平等对待问题;
《自由与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