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课:从长征精神中体悟纪律威力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课:从长征精神中体悟纪律威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概括长征精神 时,其中一条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今 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和铭记这部伟大史诗中关于纪律严明的 篇章。 一、在长征历程中探究严守纪律的作用 政治纪律——“跟着走”的方向标。邓小平同志的女儿毛毛 曾好奇地问他:“长征的时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邓小平同 志用了他一贯的简明方式回答:“跟着走!”。跟着走,是跟着 党中央的路线方针走。一个“跟”字,明确了跟的方向,是跟 着中央的正确路线走,是跟着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央走。听党 指挥,怎么体现,体现在对上级命令的执行。这里说说瞿秋 白,1922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曾当 选中央政治局委员,是中共领袖之一,在党内很高的威望。长 征前,瞿秋白并不知道中央决定突围转移的战略意图。直到出 发前他才得知这一消息,他当即表示要和大部队一同前往,但 是当时决定长征时是由中央“三人团”决定,中央决定瞿秋白 同志留守在苏区开展游击战,瞿秋白最后服从了组织决定,后 来在苏区开展游击战争,任中共中央江西分局宣传部 长,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不幸被敌人逮捕,英勇牺牲。 组织纪律——“打不散”的粘合剂。长征是在党内“左”倾 路线占统治地位,实行错误的军事方针,导致第五次反“围 剿”失败,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危局关头被迫作出的抉 择。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50万重兵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 次“围剿”。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 德等人,不顾敌强我弱实际,先是实行军事冒险主义,企图御 于苏区之外;继而转为保守主义,与敌人进行阵地防御战,使 红军损失惨重、根据地不断缩小。中华苏维埃政府首府江西瑞 金的北大门广昌陷落,红军死伤1万余人,不得不进行战略转 移。红军在长征中之所以能杀出重围、征服千难万险,与大家 视纪律高于生命的观念和严守纪律不含糊的态度密不可分。严 守纪律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基础。“三大纪律八项注 意”规范着红军的一言一行,啃树皮、煮皮带、吃白雪的事迹 展现了共产党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传统,正是这种强大 的组织纪律性为长征的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尤其要提到 的,是在百年党史中,有一次会议被评价为“挽救了党,挽救 了红军,挽救了革命”。这就是长征途中,党在生死攸关的历 史关头召开的重要会议——遵义会议。1934年12月28日,中共 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开会,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 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 险。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 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 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 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 军尔后的战略方针,使广大官兵高度凝聚在党的统一领导之 下。 战场纪律——“少胜多”的动力源。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 开始,到1936年10月胜利结束,历时两年,纵横15个省,爬 过20多座山脉,走过600公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30多条 河流,打过400多场战斗,总行程约2.5万里。曾经有人统 计,长征途中的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几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 战,每行进一公里就有3、4名官兵献出生命,日均行军 达74里……这样的恶劣环境,没有严格的战场纪律所造成的后 果是难以想象的。提到长征途中严明的纪律,不得不说一个叫 贺敏仁的,大家猜一下他是谁?(贺子珍的弟弟,毛泽东的小舅 子)当时红军部队进驻藏民区,贺敏仁当时饿了好几天了,他听 说山上有座喇嘛庙,就悄悄上去找吃的,到了之后发现门口写 着“红军战士严禁入内”,他不想白跑一趟就进去了,当时藏 民受到国民党的反动宣传都出逃了,庙里没有人也没有什么吃 的,地上撒落了一些铜钱,他心想这是他在地上捡的不违反纪 律,下山了还可以跟老百姓买东西吃,就捡了大约一百多个回 去了,没有不透风的墙,下山之后就被举报了,团里立即上报 了师里,师政委考虑到他身份特殊就给毛主席发电报请示,因 为电报要好几天才能收到,师里怕时间久了影响扩大,就果断 下令处决了,后来毛主席得知后说了一句话“红军就应该有铁 的纪律,我们应该用红军铁的纪律来要求自己的亲人!”我们知 道“四渡赤水”,除了毛主席用兵如神之外,红军将士们如脑 使臂、如臂使指的纪律也是分不开的。还有三过夹金山的故 事。有这样一个团,1935年6月,中央红军大部队开始翻越夹金 山,红五军团37团在长征途中担任后卫掩护,在团长李屏仁、 政委谢良的率领下,在盐井坪附近构筑工事,打退了一批又一 批的敌人。7月1日,军委电令以红四方面军的一个团来接 替37团完成警戒,37团继续北上,战士们得知消息后兴奋异 常,随即经过70里急行军到达夹金山脚下,夹金山终年积 雪,海拔4000多米,爬山的过程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是历经 艰险7月2日黄昏翻过了夹金山,将士们高呼“再见了,夹金 山”。正当大家想休整一下时,接到了上级的电令,大家均以 为是要休整后继续北上,可电报中却写道“为保卫毛主席、党 中央及掩护一、四方面军休整,你们应立即返回夹金山南,在 至盐井坪一线坚守阵地,继续阻击敌人。”短短几十字,简短 易读,但是团长政委很犯难,他们担心的是将士们思想能否做 通,能否理解任务的重要性,命令传达后37团的广大红军指战 员不仅没有丝毫抵触情绪,而纷纷表示“坚决完成任务”,很 幸运的是国民党军害怕遭到红军埋伏,一直没有前进,当时在 盐井坪布好的阵地还是空着的,一直就这样敌人不敢进 攻,37团也不出去迎敌,坚守了一个星期,全团无一伤亡,为 大部队赢得了时间。这时又接到命令,要求37团翻过夹金山经 达维到懋功待命,将士们又一次翻越夹金山,于是就有 了37团10天3次翻越雪山的奇迹,也为红军胜利会师做出了极大 的贡献。长征途中,也有个别部队出现纪律松弛,也出现过一 些不良现象,红军都及时进行了严厉的处罚。长征中党中央和 中央军委为了进行正反两方面教育,出版了唯一一份报纸《红 星》,其中记载几起违反军纪遭处决的案例,其中记载着这样 的案例“有一个电话队指导员李元明任职六个月,一贯消 极,不执行上级指示,使电话队发生逃兵的现象,手下有两个 兵要去投敌,他得知后任其逃跑,后李元明被执行了枪决;还 有就是到处乱拿群众的布匹、鸡蛋等,造成群众对红军的仇 恨,也被公审枪决。” 群众纪律——“大团结”的发酵粉。“红军纪律最严 明……”这是在长征中,广大红军指战员传唱的歌曲。长征途 中,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不得侵占群众利益,不得与群众发生纠 纷等规定,特别是沿途注意与少数名族同胞的关系。红军在巧 渡金沙江后进入川西大凉山后,遇到了不明真相的彝族群众围 攻。武器被夺走,士兵被打伤,甚至连身上的军装也被抢走。 红军战士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赢得了彝胞们的信任。后 来,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按照彝族风俗,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 血为盟、结为兄弟。“上有天,下有地,我刘伯承与小叶丹今 天在海子边结义为兄弟,如有反复,天诛地灭。”“我果基约 达今日与刘司令员结为兄弟,如有三心二意,同此鸡一样死 去。”5月22日,彝海见证了红军长征史上伟大的一幕。结盟仪 式按照彝族的风俗进行。从此,一面“中国红军彝民沽鸡支 队”的旗帜开始在大凉山深处飘动……红军走后,国民党反动 政府对小叶丹与红军结盟进行报复和迫害,逼迫他交出1.2万两 白银和120头母羊。但小叶丹宁肯倾家荡产,也不愿交出队旗。 他将旗帜珍藏在背篼下特制的夹层里随身携带,还叮嘱妻 子:“万一我死了,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这面红旗,将来交给红 军。”1942年6月18日,小叶丹遭到部族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