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
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主要
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
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省新型基础设
施建设工作推进会议部署,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安排部署下步
工作,加快构建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提供
新平台新支撑、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刚才,**同志通报了全市新
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情况,点出了存在问题,对下步工作进行了
安排。几个县区和部门作了交流发言,讲的都很好,大家要认真
学习借鉴。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升站位,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摆上重要战略位置
加快发展新基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顺应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
自强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
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位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百年未有之大
变局,多次强调“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
础设施建设”。今天市里的会议之所以筹备这么长时间,就是为
了做足准备、理清思路、制定措施,真正把这件大事做实做好。
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基建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
深刻认识适度超前部署新基建的基础性、支撑性、先导性、战
略性作用,立足**实际、把准发展趋势、系统布局推进,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夯实支撑。
一要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支撑”。基
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
用。经过连续多年大规模投资,我国传统基建领域的存量基数已
经很高。而新基建却处在起步阶段,拥有广阔发展空间。据有关
专家预测,到**年,我国**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万亿元;2020
年至**年,**商用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将达**万亿元。新基建
将成为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新动能,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
调整、推动经济动能转换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强化投
资新基建就是播种未来的理念,把新基建摆在战略位置,加快传
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的融合贯通,助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
二要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创新发展塑造“新优势”。创新
基础设施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未来 3 到 5 年,
新基建的发展将有助于我国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算法、芯片、操
作系统、数据库等领域实现质的提升,制约经济发展的一系列
“卡脖子”技术有望实现突破。如果**的科技基础设施跟不上去,
搭建一流平台、凝练一流课题就会遇到瓶颈,引育一流人才和团
队、产出一流成果就会受到制约。我们一定要保持战略清醒,把
发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抢抓机遇、加大投入、
加强布局,更好地汇聚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人才、支撑创新攻坚。
三要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融入新发展格局夯实“新底座”。
新发展格局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久久为功,也需要日积月累,
必须以系统观念及早参与、深度融入。当前,在经济企稳向好的
大背景下,出口和消费都无法单独支撑起经济引擎,需要投资进
一步扩大,成为“压舱石”。这方面,从中央到省里,系列优惠
政策、项目机遇、资金资源都在向新型基础设施领域倾斜,能够
抢抓机遇、最大限度对上争取到资金项目,扩大有效投资,不仅
对**今年“全年红”至关重要,对今后**融入新发展格局也至关
重要。比如,随着全球加速迈向数字化时代,数字经济已成为推
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为此,省委鲜明提出“数字化转型”
战略,新基建是面向未来的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
石,以 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
能够有效打破信息界限、知识界限、产业界限、空间界限,不仅
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也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战略
支撑。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数字基础
设施大动脉,抢抓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打造数字经
济引擎。
二、抢抓机遇,加快构建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我们要坚持前瞻 30 年、谋划 15 年、立足这 5 年,进一步完
善发展思路,明晰阶段目标,坚持统筹布局与重点优先相统一、
项目带动和示范应用相统一、政府引导与多元参与相统一、开放
合作与安全可控相统一,努力成为全省重要的信息通信枢纽、融
合基础设施样板、科技创新中心。
一要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引领工程。加快部署新一代通讯网络,
坚持云、端、网一体推进,实施“双千兆”网络协同工程,加快
推进 5G 网络深度覆盖,推动万兆无源光网络设备规模化部署,
推进**互联网国际专用通道等关键枢纽设施扩容升级。加快**数
据湖项目建设,打造大数据资源存储服务平台,建设交通运行、
市场监管、城市管理、治安防控、企业产业等多领域的主体数据
库,实现数据资源化,助力我市**省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试点城市
建设。抢滩布局前沿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省区块链算力核心
节点。
二要实施融合基础设施赋能工程。我们要深度应用互联网、
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赋能传统基础设施向数字化、
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要发展智慧交通设施。研究制定交通
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统筹推进多式联运、智能
网联、车路协同设施建设。持续提升物流行业智慧化水平,加快
**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建设,谋建一批 5G 智能物流园区,支持
尉氏县争创省级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