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以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以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考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最根本是要抓好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可 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对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可持续增收起基 础性保障作用,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 路径、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实保障。为此,青干班第一小组聚焦 “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课题,深入全县 X 个乡镇以及 县乡村振兴局、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进行了专题调研,深入了解 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X县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大力推动产业振兴,创新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管理机制,加快 构建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探索建立村干部工资 报酬稳定增长机制,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路径,不断为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注入“源头活水”。 (一)农业经济加速发展,村均收入逐年提高。近年来我县 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成效日益明显。X 至 X 年,全县村集体 经营性收入从 X 万元提高至 X 万元,村均从 X 万元提高至 X 万 元,实现翻番。村集体收入在 X 万以上的占比逐年上升,X 年 X 万元以上 X 个、占比 X%,X 万元以上 X 个、占比 X%.X 县域 村集体经济正在努力打造“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迈好强村富 民、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二)高位推动系统谋划,政策支持多点发力。县委坚持把 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县委主要领导常态化深入乡 镇一线调研指导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以财政资金有效管理为抓 手,积极探索创新,一方面建立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出入库竞争评 审机制,创新前置审查、会议评议、监督考核、利益联结等工作 模式,推动衔接资金使用“精准滴灌”;另一方面制定《X 县创 新管理体制发展乡镇经济实施方案》,选定 X 镇开展“一级财政” 试点,探索适应乡镇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X 年全县审批高质 量项目共 X 个 X 亿元,其中产业项目 X 个 X 亿元,资金占比 X%。 (三)完善竞争激励机制,激发产业振兴活力。一是优化薪 酬体系,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出台了《关于建立村干部工 资报酬稳定增长机制的实施办法》,健全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经营 性纯收入增长与村干部收入增长挂钩机制,为村支书、村干部每 月增涨工资分别为 X 元、X 元,并按每年不低于 X 元/月的标 准逐年递增;实行村干部双线管理,按照 X:X:X 比例评定优 秀、良好、合格等次,年绩效补贴最高档差近 X 元,有力激发 干部履职动力。对发展基础较好的经济强村,通过经营性资产股 份合作改造、增加村干部持股比例等方式激励,持续释放村干部 “活力”。二是探索竞争机制,力促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制定 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整合使用、产业项目评审、收益分配管理等制 度,整合近 X 万元支持乡村产业发展,产业收益与村集体经济 链接、与村干部绩效挂钩,探索“资金选项目、项目变资产、资 产换收益”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X 年村均经营性收入突破 X 万元,年增幅近 X%。 (四)盘活利用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各乡镇按照 “一村一品”发展思路,盘活闲置资源,整合涉农资金,大力发 展地方特色产业项目,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收。比如,X、 X 引进 X 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生态甲鱼养殖项目, 盘活两村 X 余亩鱼塘、旱地,村集体每年分红 X 万元以上,鱼 塘租金收益 X 万元;又如,中寨乡整合 X 个村申报扶贫项目资 金 X 万元,通过建设肉鸽养殖用棚等资产入股,每年可为各村 增收 X 万元,实现了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三赢” 局面。 二、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 X 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一些较为 成功的做法与经验,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过度依赖政策,发展不平衡。X 年全县经营性收入在 X 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只有 X 个,占比 X%,X 万至 X 万元的 村集体有 X 个,占比 X%。从经营收入构成看,政策补助扶持 的产业项目、资产资源租金等是村集体主要的收入来源,仅水稻 种植政策性奖励资金就占了全县经营性总收入的 X%;X 镇镇仔 村集体经济年收入 X 万元,仅征地款就高达 X 万元,对政策依 赖过大。发展不平衡还表现在所拥有的资产和区位优势上,部分 靠近城区的村获得了城市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