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在 2025 年市委社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高屋建瓴、内涵丰
富,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社
会工作关乎党长期执政根基的稳固,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
关乎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入学
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社会工作的新方位、
新使命、新要求,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
工作举措,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学深悟透指示精神,筑牢社会工作思想根基
(一)领悟核心要义,把稳政治方向。一是坚定政治信仰,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
任务,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要学深悟
透、融会贯通,使其成为我们开展社会工作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
南。通过深入学习,进一步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
执行力,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关于社会工作的
决策部署,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
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明确工作定位,深刻认识社会工作在党
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从
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切实增强做好社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社会工作放在 XX
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为实现 XX 高质量发展提
供坚强的社会支撑。三是把握发展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这是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的根本方向。我
们要立足 XX 实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
机统一,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积极探索符合 XX
特点的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
力,推动 XX 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汲取理论力量,提升工作能力。一是强化理论武装,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丰富知识
储备。深刻领会其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握其核心
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
场、观点、方法。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我们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在工作中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形势、
制定政策、解决问题。二是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专业素养。社会
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我们具备丰富的业务知识和
专业技能。我们要加强对社会工作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学
习,熟悉社会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
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时,要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
结合 XX 实际,加以创新运用,推动 XX 社会工作不断取得新成
效。三是注重实践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坚持
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实践
中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社情
民意,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和解决社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提高我们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坚持学以致用,推动工作落实。一是以学促干,将学
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我们
要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与实际工作紧
密结合起来,找准学习与工作的结合点,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
工作的具体思路和举措。要围绕 XX 社会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关键
环节,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是以干促学,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化学习。实践是最好的课堂,
我们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
合素质。要通过工作实践,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
作重要论述的理解和把握,使我们的学习更加深入、更加系统、
更加有效。三是学用相长,形成学习与工作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学习和工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要坚持学习与工
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学习中推动工作,在工作中深化学习,
形成学习与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要通过持续不
断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我们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的能力和水
平,为 XX 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回顾过往工作成效,坚定社会工作发展信心
(一)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工作基础。一是完善领导体制机
制,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社会工作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协
同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明确各级党委(党组)
在社会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社会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领
导。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社会工作中
的重大问题,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对社会工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
确保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二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
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选优配
强基层党组织班子,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对
基层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服务意识,充分发
挥党员在社会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基层党组织与社会组
织、企业等建立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共同参与社会治理,为群众
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坚
定、素质优良、心系群众、服务社会、作风过硬的社会工作干部
队伍。加强对社会工作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干部的政治站
位和责任意识。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干部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水平。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
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治理效能。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
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组织
建设,优化基层组织结构,明确基层组织的职责和权限,提高
基层组织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
指导和支持,充分发挥其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基层协
商民主制度,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激发群众参与基层
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探索基层治理
新模式。积极探索“互联网+基层治理”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
术手段,提高基层治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推进网格化管理
服务,将基层治理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实现网格全覆盖、管理精
细化、服务零距离。加强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健全矛盾
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三
是加强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