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部长在 2025 年市委社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做
好社会工作照亮了前行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刻
领会、准确把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
路奋勇前行,不断提升我市边疆治理能力和水平。近年来,我市
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社会工作领域取得了显著成
绩,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不
断夯实,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服务群众效能明显提
升,社会工作力量不断壮大。这些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但我们也
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准确把握当前形势任务,主动思变、谋变、
求变,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迈上新台阶。下面,
我讲几点意见。
一、学深悟透精神,筑牢社会工作思想根基
(一)领悟根本原则,坚定政治方向。一是强化党的绝对领
导。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工作的根本原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守
的政治红线。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
本保证,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社会工作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
前进。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
用,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社会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党中央
关于社会工作的决策部署在我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加强对
社会工作的政治引领,教育引导广大社会工作者增强“四个意
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
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坚守人民至上立场。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
根本政治立场,社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我们
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
为奋斗目标,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开展工作。要主动倾听群
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
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制定政策、推进工作时,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保障群众的知
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
问计于民。三是坚持依法治理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也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社会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加强社会工
作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制度体系,确保社会工作有法
可依、有章可循。要严格依法办事,规范执法行为,维护法律权
威,坚决杜绝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等现象。同时,要加强法治宣
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营
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明晰价值取向,践行初心使命。一是秉持公平正义理
念。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
取向。我们要致力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全体人民在政治、
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平等权利。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
帮扶力度,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差距,让改革发展成果
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在资源分配、政策制定等方面,
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确保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权
利公平。要坚决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营造公
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二是弘扬奉献担当精神。社会工作是一项充
满爱心和奉献的事业,需要广大社会工作者具备无私奉献、勇于
担当的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奉献担当精神,引导社会工作者积
极投身到社会工作实践中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鼓励社
会工作者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敢于啃硬
骨头、涉险滩。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在社会工作中表现突出
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广大社会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
造性。三是倡导团结协作风尚。社会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
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协同配合。我们要倡导团结协作的风尚,
加强各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各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协调,形
成工作合力。要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避免出现推诿扯皮、各自为政的现象。
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
等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三)把握发展方向,推动创新发展。一是顺应时代发展潮
流。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发展变化迅速。我们要
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社会工作创新发展。
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
社会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要加强对新兴领域、新业态
的研究,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
要关注国内外社会工作的发展动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
不断提升我市社会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加强理论实践创新。
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源泉。我们
要加强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深入探索社会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要鼓励广大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方法和手段。要及时总结推广实践中的
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具有 XX 特色的社会工作品牌。要加强社
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三是服务中心工作大局。社会工作要紧紧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把社
会工作与乡村振兴、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
来,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通过开展社会工作,为经济
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要积极引
导广大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心工作中发挥作用,为实现我市经济
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二、总结过往经验,巩固社会工作发展成果
(一)夯实领导基础,强化党建引领。一是完善领导体制机
制。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社会工作的领导,把社会工作纳入重
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建
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
障的社会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社会
工作部门的建设,明确职责定位,充实工作力量,提高工作效能。
要加强对社会工作的考核评价,将社会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
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党
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加强社会工
作领域党组织建设。要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做到哪里有社会工
作者,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工作。要加强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严
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
战斗力。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
广大社会工作者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三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要
充分发挥党建在社会工作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党建工作带动社会
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