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市民政局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民政局年度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过去一年的工
作,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新一年的工作任务,动员全局上下进
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奋力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再
上新台阶。刚才,各处室、各单位汇报了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25年工作思
路,几位分管领导也作了点评和工作部署,讲得都很全面、很具体,我都赞同,请
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回顾2024:砥砺奋进,成效显著
过去的2024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民政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
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省、市工
作要求,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
了显著成效。
(一)基本民生保障坚实有力
一是社会救助更加精准高效。全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亿元,保障城乡低保对
象*万人,低保标准较去年提高*%;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同步提升,累计发放供养
金*万元,保障特困人员*人。加强临时救助力度,建立“先行救助”“分级审批”等快速
响应机制,全年实施临时救助*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万元,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
突发性、紧迫性困难。
二是困境儿童关爱深入推进。为*名符合条件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助学
金*万元,助力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
提质和创新转型发展,为孤残儿童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养育、医疗、康复、教育等服
务。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累计开
展宣讲活动*场次,覆盖村(居)*个,受益儿童及家长*余人次,营造了全社会关心
关爱儿童的良好氛围。
三是残障人士保障持续提升。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
补贴制度,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残疾人实际需
求,及时提高补贴标准。全年累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万元,惠及困难残疾
人*万人;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万元,惠及重度残疾人*万人。积极推进精神障
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工作,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生活照料等
服务,累计服务患者*人次。
(二)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一是居家社区养老提质增效。大力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
建、改造社区养老服务站*个,新增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床位*张,城市社区养老服
务设施覆盖率达到*%,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积极开展居家和社区
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引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
洁、助医、助急等上门服务,累计服务老年人*万人次,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
断增强。
二是养老机构质量稳步提升。加强养老机构规范化管理,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
量专项行动,对全市养老机构进行全面排查整治,重点整治消防、食品、卫生等安
全隐患,累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处。推进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引导养老机构提
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
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全市社会力量举办的养老
机构占比达到*%。
三是老年助餐服务广泛开展。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
式,大力推进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建设。全市共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个,覆盖城乡
社区*个,为老年人提供价格优惠、营养丰富的餐饮服务。同时,积极探索“中央厨
房+配送”“邻里互助+助餐”等多种助餐模式,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就餐需求,全年累计
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万人次。
(三)社会事务管理规范有序
一是婚姻登记服务优化升级。深入推进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全省通办”改革试点
工作,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婚姻登记服务。全年共办理婚姻登记*对,其中“跨省通
办”*对,“全省通办”*对。加强婚姻登记场所建设,打造温馨、舒适的婚姻登记环
境,为新人提供更加全面、贴心的服务。积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引入专业婚
姻家庭咨询师,为婚姻当事人提供婚前辅导、婚姻家庭关系调适、离婚疏导等服
务,全年累计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场次,受益群众*人次,有效促进了婚姻家庭
和谐稳定。
二是殡葬服务管理持续加强。推进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殡
葬服务机构的监管,规范殡葬服务收费行为,严厉打击违规销售殡葬用品、乱建坟
墓等违法行为。全年共开展殡葬市场检查*次,查处违规行为*起,有效维护了殡葬
市场秩序。加强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新建、改扩建公益性公
墓*个,新增墓穴*个,有效缓解了群众“安葬难”问题。积极倡导文明殡葬新风尚,通
过开展“鲜花换纸钱”“集体公祭”等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文明、绿色、环保的殡葬理
念,文明殡葬新风尚日益浓厚。
三是人员救助管理扎实开展。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主动
救助、应急救助、长期安置等工作机制,加大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力度。全年共
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人次,其中站内救助*人次,街头救助*人次。积极开展“寒冬送温
暖”“夏季送清凉”等专项救助行动,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食物、衣物、医疗等救助服
务,确保他们在严寒酷暑等极端天气下得到及时救助。加强与公安、城管等部门的
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联合巡查等工作机制,形成救助管理工作合力。
(四)社会治理创新深入推进
一是基层政权建设不断加强。开展村(居)务公开“阳光工程”,规范村(居)务
公开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年共组织
村(居)务公开培训*场次,培训村(居)干部*人次,村(居)务公开规范化水平
不断提高。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培训提升等方式,不断优化
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全市社区工作者大
专以上学历占比达到*%,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达到*人。
二是社会组织发展规范有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扶持、资金资助等方
式,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全年共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个,其中行
业协会商会*个,社会服务机构*个,基金会*个。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开展社会组
织“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对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内部治理、业务活动等情况进行
检查,全年共检查社会组织*家,查处违规社会组织*家,有效规范了社会组织的行
为。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工作,全市社会组织
累计投入资金*万元,实施项目*个,受益群众*万人次。
三是社会工作事业蓬勃发展。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举办社会工作
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社会工作实务能力提升培训等各类培训班*场次,培训社
会工作专业人才*人次。全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达到*人,其中取得社会工作职
业资格证书的人数达到*人。积极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实现全市
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全覆盖。全年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累计服务
群众*万人次。加强志愿服务管理,建立健全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制度,规范志
愿服务信息平台使用。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万人,志愿服务组织达到*个,开
展志愿服务活动*场次,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达到*万人次。
(五)民政事业基础不断夯实
一是法治建设持续推进。加强民政法律法规宣传普及,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
座、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宣传民政法律法规,提高社会
公众的法律意识。加强民政执法队伍建设,组织民政执法人员参加执法培训,提高
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全年共组织民政执法培训*场次,培训执法人
员*人次。加强民政行政执法监督,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
等制度,规范民政行政执法行为,确保民政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
二是信息建设成效显著。大力推进“互联网+民政服务”,实现了社会救助、养老
服务、婚姻登记、殡葬管理等民政业务的信息化管理。积极推进民政服务事项网上
办理,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等方式办理民政业务,实现了“让数据多跑
路,让群众少跑腿”。全年民政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到*%。加强民政大数据分析应
用,通过对民政业务数据的分析,为民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民政工作的精准
性和科学性。
三是资金监管不断强化。建立健全民政资金管理制度,规范民政资金的申请、
审批、拨付、使用等环节,确保民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加强民政资金监
督检查,定期对民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严肃查处
违规使用民政资金的行为。全年共开展民政资金监督检查*次,检查民政资金*万
元,查处违规问题*个,追回违规资金*万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民政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
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社会
救助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二是养老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居家社区
养老服务发展相对滞后,养老服务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三是社会治理创新能力
有待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
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四是民政事业发展基础还不够坚实,民政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
些薄弱环节,民政资金监管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
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把握形势:认清使命,坚定信心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民政工作面临着新
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民政工作的职责使命,准确把握民政
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政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一)深刻领会新时代民政工作的职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
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要求民政部门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
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
职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民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
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