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党校党支部书记2024年组织
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根据本次组织生活会有关要求,我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指示批示精
神,特别是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开展理论研讨,全
面梳理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进一步明确了整
改方向。现将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
面。一是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仍需提升。在党校日常教学管理
和科研工作中,虽然能够坚决贯彻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
部署,但对于一些潜在的、隐晦的政治风险和挑战,敏锐性不
足。例如,在审核部分教师的科研论文和教学课件时,未能及
时发现个别观点表述不够严谨、准确的问题,对一些西方思潮
的渗透缺乏足够的警惕性,没有从政治高度去深入分析和研
判,导致在思想引领和理论传播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二是政
治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尽管积极参加各类政治学习活
动,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基本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学习
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特别是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
述,未能全面、深入地领会其精神实质,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政
治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组织党校教师开展
理论学习时,方式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导致
部分教师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二)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一是党性
修养锻炼不够经常。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在面对一些复杂棘
手的问题时,偶尔会出现畏难情绪,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
心,这反映出自己在党性修养方面还存在不足。比如,在推进
党校新校区建设项目过程中,由于涉及土地审批、资金筹集、
工程建设等多个环节,协调难度较大,有时会产生“等一等、
靠一靠”的想法,没有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
用,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推动项目进展。二是工作作风不够扎
实细致。在党校工作中,虽然能够积极履行职责,但有时存在
工作不够细致、不够深入的问题。对党校教学质量的监管不够
严格,对部分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未能
及时发现并加以解决。在开展学员调研时,没有充分听取学员
的意见和建议,对学员的需求了解不够全面,导致教学内容和
课程设置与学员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在工作中还
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倾向,过于注重文件传达和会议部署,而
忽视了实际工作效果。
(三)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
新方面。一是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在党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
作中,习惯于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对新情况、新问题
研究不够,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举措。在当前党校教育面临新
形势、新任务的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干部培
训的需求,但自己在探索创新党校教学方式方法方面还做得不
够。例如,在推进党校信息化建设方面,虽然意识到信息化对
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
创新意识和有效措施,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未能充分发挥其
在党校教学中的作用。二是担当精神有所弱化。在工作中,有
时存在怕得罪人、怕担责任的思想,对一些涉及多个部门的工
作,协调力度不够,缺乏一抓到底的决心和勇气。比如,在党
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涉及到教师的引进、培养、考核等多
个环节,需要与多个部门协调配合,但由于担心协调不好会影
响部门之间的关系,导致工作推进不力,师资队伍建设进展缓
慢,无法满足党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
(四)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一是对全面从
严治党的认识不够深刻。虽然能够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
性,但在思想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全面从严治党主要是
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自己作为党校党支部书记,只要抓好业
务工作就行了。没有充分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与业务工作是相
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将全面从严治
党的要求贯穿到党校工作的全过程。对党校内部存在的一些纪
律松弛、作风不实等问题,没有及时加以纠正和处理,导致问
题逐渐积累。二是履行“一岗双责”不够到位。在工作中,对
分管领域的业务工作关注较多,而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视不
够,没有真正做到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部署、同落
实、同检查、同考核。对分管科室的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不够严
格,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例
如,在日常工作中,只注重对分管科室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培
养,而忽视了对他们的廉政教育,没有定期与他们进行廉政谈
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
(五)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方面。一是对意识形态工作
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能够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
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党校业务工作上,对
意识形态工作的关注度不够,没有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重
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在组织开展党校教学科研活动时,没有充
分考虑到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对一些可能引发意识形态问题
的教学内容和科研成果,缺乏有效的防范和应对措施。二是对
党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分析研判不够深入。对党校意识形态领域
的形势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研判,未能及时发现和掌握党校教师
和学员中的一些思想动态和倾向性问题。在处理一些涉及意识
形态的问题时,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导致问题处理不及时、
不到位。例如,在应对网络舆情时,由于对网络舆情的发展态
势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