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委书记在乡村治理工作座谈会上的汇报发
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乡锚定打造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和美乡村目标,
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建强组织管事、建优机制议事、建好方法评
事的乡村治理路径,精心勾勒一幅乡村善治新画卷。
一、建强组织管事,密织“长治”网。一是“一张网”管到
底。根据地域相邻、设施互通、产业相近的原则,优化乡村组织
体系,形成 1 个乡党委、11 个村(社区)党组织的组织架构,
并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精细划分 54 个网格,选配 257 名联
户长,推动党的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帮办代办民生实事、
反诈宣传等各项工作入网,构建群众有需求、网格有行动的双向
反馈、双向互动格局。二是“一清单”管到底。围绕基层基础
“强双基”,清理规范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责任书事项,精
简村级组织工作机制,剔除不属于“4+2”框架内的多余牌子,
建立《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明确村
级权责事项清单,推动村干部依清单干事、办事、管事。三是
“一平台”管到底。整合资金提级改造农村党群服务中心,按照
“一室多用、多室共用”的要求,合理规划布局服务大厅、党员
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功能室,拓展服务范围
和服务功能,打造集会商、说事议事、便民服务、文化娱乐于一
体的服务平台。2024 年,新建 1 个鼟锣文化广场,硬化 1 个便
民文化广场,完善 3 个村民小组文化广场健身设施。
二、建优机制议事,汇聚“善治”力。一是创新议事机制。
不断调整充实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
会组织力量,建立健全党(总)支部领导下的“四会”成员、村
民代表、驻村工作队、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等多元主体参与的集
中议事协商机制,推动形成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
事民办、民事民评的工作格局。二是整合议事力量。充分发挥党
员活动室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两个平台作用,整合乡村干部、驻
村干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人民调解员、村民代表等多方
力量,以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和文明实践活动为契
机,组织开展讲党的创新理论、讲惠民利民便民政策、讲身边人
身边事身边理等系列活动和护山、护水、护林、护路等志愿服务
活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之风。三是拓展议事成效。强化落实
“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及时公示反馈村级集体经济收
支、民生资金落实、特殊群体救助申报等相关情况,确保程序步
骤一个不少、议定事项一个不落、公示结果一个不漏。强化村民
自治,把和群众关联度高的事项进行梳理总结并纳入村规民约中,
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群众认可、易执行的村规民约。
三、建好方法评事,精耕“细治”田。一是小积分撬动“大
治理”。全域推广农村党员分类积分制管理和家庭积分制管理,
按照在职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不合格党员的
相应标准进行分类管理,季度记录、公示党员的作用发挥和积分
情况;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积分管理,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
环境卫生、家风家教、和谐友善、爱国爱党爱集体四类积分指标,
每月记录群众积分情况,形成积分奖励制度。2024 年 8 月,长
坳村按照积分为 66 户群众差异化发放奖励 25000 元。二是小产
业驱动“大发展”。紧紧围绕“两强两富”目标,聚集全区“一
主两辅一突破”农业产业格局,积极探索村集体控股、村干部和
群众入股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立足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
色香柚、大棚蔬菜、畜禽养殖等乡村特色产业,村集体年经营性
收益均在 15 万元以上。2024 年,村集体为群众分红 86.523 万元,
惠及 1088 户群众。三是小实事托举“大民生”。聚焦回应群众期
盼和工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