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民营企业是社会财富的重要创造者,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 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进一步做好企业服务,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委政研室(改革办)赴浙江、广东、 成渝等地专题调研,梳理分析了其惠企助企的经验做法,结合我 市实际,提出了工作建议。 一、先行地区经验做法 先行地区牢固树立企业至上的理念,把民营企业家当成“自 己人”,把民营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以“勇向潮头立、敢 为天下先”的精神,积极为民营企业在政策上解惑、环境上解压、 发展上解忧,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让民营企业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 (一)紧扣企业需求,完善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先行地区坚 持“企业需求在哪、政策就延伸到哪,针对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面 临最急最忧的资金、土地、用能等问题,创新提出一系列突破性 改革举措,因企施策解决个性问题,集中批量化解共性问题,在 全国首创多项先行先试的案例样本,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的政策体系。比如,深圳市南山区针对辖区民营中小企业缺少 “恒产”的情况,积极探索产业用地机制改革,首次尝试 15 家 民营科技企业联合竞投总部用地、联建总部大厦,实现“一栋楼 就是一个产业,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链”,土地利用效率达到传 统招拍挂方式的 10 倍以上,走出了一条在高强度开发城区集约 高效利用土地空间的“南山路径”,“联合体竞买产业用地制度创 新”被列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在广东全省复制推广。温 州市探索建立“最支持民企银行”激励制度,在财政资金竞争性 存放办法中,专设占比 10%的考核指标,把银行业绩考核同支持 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挂钩,对首贷等业绩突出的银行实行高管财 政奖励,引导金融支持从给大中企业“锦上添花”向给小微企业 “雪中送炭”转变,推动建立共生共荣的银企关系。通过此举, 金融机构投向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显著增长,贷款利率显著降低, 2022 年,温州市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达 9258.9 亿 元、8012.4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8.9%、24.3%。作为民营经济 先发地、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诞生地的温岭市,针对民营 企业“用地难”“用地贵”等问题,创新出台“工业用地管理 7 条政策”,建立市级工业用地项目库,精准解决重点企业用地需 求,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实行“控地价、竞贡献” 出让方式,将地价控制在一定区间内(上浮最高不超过起始价的 20%);当地价达到上限时,转为竞投亩均税收,出价最高者竞得 士地,有效降低企业初始拿地成本。 (二)优化服务方式,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先行地区以 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办事便利化为目标, 综合运用数字化手段搭建一站式互动场景,持续创新服务形式、 拓展服务领域,以政务服务方式之“变”换来企业办事之“便”, 有效破解企业“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比如,东 莞市开发“企莞家”涉企服务平台,打通了全市各部门的政策系 统,实现超 20 个部门、35 个镇街园区的数据互通,并为企业高 管量身打造“企莞家”微信端,将“政策一站享”、“问题诉求”、 “项目全流程”等核心功能模块全面适配到手机微信端,企业可 随时随地登录平台,体验提诉求、查政策、享资金、看进度等便 捷服务。目前,“企莞家”微信关注数超 140 万人,诉求办结率 约 99.5%,企业满意率近 100%,“企业有问题就找'企莞家’”,已 成为东莞商界共识。金华市依托浙江政务网建设“网上中介超 市”,为中介服务机构与企业主体搭建了沟通桥梁,将环评编制、 规划编制、工程设计、工程测绘等中介服务事项公开透明化,让 企业足不出户就可货比三家选择中介服务机构,全程无需见面, 审批环节数字化,大大降低企业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为进一 步加强对产业政策的统筹管理和统一执行,温州市制定产业政策 奖补资金兑现管理办法,将市区各类产业政策奖补项目纳入温州 市产业政策奖励兑现系统进行统一申报兑现,奖补项目从“申报、 审批、公示、资金拨付”全流程采用线上限时办结模式,取消资 金拨付前财务分管领导线下签字审批环节,电子审批单(含相关 数据)可作为资金拨付、在线审计等依据,进一步提高财政奖补 资金兑现效率,促进资金直达企业。 (三)加强权益保护,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对民营企业 来说,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对民营企业家来说,法治是最可 靠的“定心丸”。先行地区实行包容审慎监管,规范涉企检查,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比如,深圳市设立知识产权法庭, 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显著提高违法成本,着力解决知识产权侵 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问题。2018 年 1 月,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