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县教联体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县教联体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教联体”建设工作会议,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 神,按照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要 求,全面部署我县“教联体”建设工作,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为全县中小学生健康快 乐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刚才,教育**同志对“教联体”工作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明确 了工作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强调几点 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教联体”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教联体”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 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协同育人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 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家校社协同育人发表重要讲 话,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协同育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部深 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 作,先后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和《家校社协同育 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推动各地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我们要深刻认识 到,“教联体”建设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我们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 (二)“教联体”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当前,中小学 生“小眼镜”“小胖墩”、脊柱侧弯、心理健康等问题仍较为突出,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 生的身体健康,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成长带来不利影响。解决这些问题,需 要学校家庭社会同向同行、协同发力,形成育人合力。“教联体”建设就是以学生健康 快乐成长为目标,整合政府、部门、学校、家庭、街道社区、社会资源单位等各类 主体,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有针对性地推动解决学生成长 中的突出问题,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条件保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教联体”建设是提升我县基础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基础教育是教育体 系的基石,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我县在基础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 绩,但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通过“教联体”建设,可 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协作,丰富教育教学内容 和形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推动我县基础教育 高质量发展。 二、明确任务,扎实推进“教联体”建设各项工作 (一)把握总体目标。根据教育部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我县“教联体”建设的总 体目标是:力争到今年12月底,50%的学校建立“教联体”;到2027年,所有学校全面 建立“教联体”,确保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 人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 (二)明确主体职责。县政府统筹引领,提供保障。政府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教 联体”建设中肩负着统筹引领的责任。推动**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是我们工作 的核心目标。一要加强对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统筹领导,就如同引领航船的舵 手,把握方向,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要指导各部门协同配合,打破 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工作合力。不能让各部门各自为政,而是要构建起一个有机 的整体,共同为教育和孩子的发展贡献力量。二要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为家长 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服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三 要调动各类社会育人资源,无论是文化、体育资源,还是科技、艺术资源,都要为 我所用,为孩子们创造丰富的学习条件。四要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让“教联 体”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让参与的各方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开展工作。部 门要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教育部门要发 挥牵头作用,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协同育人工作,引导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和专业 指导优势,加强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协作;宣传部门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通过报 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教联体”建设的重要意义、工作进展和成效,营造 良好的舆论氛围;公安部门要加强警校协同,开展护校安园、学生交通安全等专项 工作,加强校园周边治安治理,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网信部门要加强对涉未成年人 网络环境的监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净化青少年网络环境;卫生健康部门要会同 教育部门做好儿童青少年健康服务,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 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民政部门要加强对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关心 关爱,提供必要的生活救助和心理辅导;文化和旅游部门、文物部门要利用文化和 旅游资源、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育人活动,拓宽学 生的视野;科技部门、科协要统筹各类科普教育阵地和资源,支持学校开展科学教 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建立学校 校舍、场馆建筑定期安全体检制度,确保学校建筑安全;消防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 指导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 自救能力;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周边食品和学生用品安全的监督检查,保障 学生的饮食和用品安全;妇联组织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开展家庭教 育指导培训,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共青团组织要加强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 织和属地街道、社区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