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打造教育强国战略引领力量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 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 系。”近日颁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以 下简称《纲要》)明确把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作 为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战略引领力量,对推动新时代高校哲 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 学社会科学,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我国正经历着最为广泛 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新现 象新问题层出不穷,亟待哲学社会科学给予系统阐释、给出有力 应答。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为总结好自身发展经验与规律凝练科 学思路,为解决好关乎全局和未来的发展问题探究应对之策;必 须准确把握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图景,聚力推动哲学社会科 学的学理化、本土化、体系化阐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进而形 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必须培育壮 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以自主知识体系为基础发展中国自主 的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进而形成中国自主的人才培养体系,为 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2.高校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具有显著 优势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五路 大军”中的重要力量,高校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 构中的优势不可替代。 一是基础研究优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时强调,“要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力争在原始创新和 自主创新上出更多成果,勇攀世界科技高峰”,为推动哲学社会科 学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基 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活水,高校是国家基础研究战略力 量的“主力军”,能够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基础支 撑。 二是学科体系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推动着现 代知识体系的迭代重构,打破固有边界、促进交叉融合是学科发 展的大势所趋。瞄准重大前沿问题,集成不同学科的视域方法, 形成全新的研究思路、框架和范式,进而推进自主知识体系的构 建与完善,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是合作交流优势。高校是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人才交往、 文化交融的窗口,既能联通世界先进的学术理念和成果,又能推 动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的全球共享与传播。打造融 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 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 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3.探索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新路径 《纲要》明确了“到 2035 年全面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 其中,教育领域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全面建成至关重要。 高校理应勇担重任、主动作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魂脉和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