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坚定从严治党,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前几年,《人民的名义》红透了大江南北,这部剧一开
播,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210亿次网络点击率,豆瓣好
评9.1分,烂番茄新鲜度93%。既不科幻,也没有小鲜肉,为什
么观众还那么愿意看?原因就俩字,解气!在送审之前啊,导
演已经做好了删除5集,改1000次的准备了,可意外的是,这部
剧竟然在短短的十天之内,就通过了广电总局的审核。从侧面
印证了,整风肃纪正当时,从严治党在路上!
一、探索——且看党性作风的力量之源
时钟回拨到1929年12月,毛泽东率先提出:“(1)政治观
念没有错误的(包括阶级觉悟);(2)忠实;(3)有牺牲精
神,能积极工作;(4)没有发洋财的观念;(5)不吃鸦片、
不赌博。以上五个条件完备的人,才能介绍他进党。”这是我
们党性作风最初的诠释。随着条件的变化,共产党员的党性与
作风也经历了时代的锤炼。那么到底什么是坚强过硬的党性作
风呢?
(一)党性作风是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
历史上有过这样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郭汝瑰是我党在
革命时期的一名红色间谍,打入敌人内部之后,虽然享受着高
官厚禄,官至参谋总长,却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党性作风。有一
次郭汝瑰在家宴请宾客,吃完饭后,杜聿明坐在沙发上,细心
的他发现郭汝瑰家里的沙发破了之后,竟然用碎布进行了细细
的缝补。宴会后,杜聿明直接到蒋介石家中举报郭汝瑰是共产
党,蒋介石挠挠头:你的理由是什么?杜聿明说:在国民党内
部,我已经是比较清廉的干部了,竟然还有比我更清廉的?如
果有,这个人一定是共产党。”在没有党内监督的情况下,郭
汝瑰体现出了共产党人在诱惑面前不忘初心、毫不动摇的忠贞
不渝。
(二)党性作风是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
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提到了13位烈
士,40年后人们才发现,有一位战友其实并没有牺牲,他叫李
玉安。李玉安曾参加过四平会战、辽西会战、平津战役、渡江
作战,先后荣立10次战功。1950年,他代理排长指挥部队狙击
南逃的美军,更是为志愿军聚歼逃敌立下特等功。正是这样一
名拥有赫赫战功的革命先辈,回到祖国后几十年一直隐功埋
名,在黑龙江兴隆镇粮库当了一名普通工人,并一直干
到1980年退休。从复员到退休,李玉安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
怨,16次被评为粮库先进工作者,继续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
着。1994年,李玉安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有人问他晚年
有什么想法,老人表示其实心里还装着两件事,一是回河南老
家为双亲扫扫墓,尽点孝心;二是攒些钱,为家乡修条路,尽
点做党员的责任。关于自己,他笑了笑,只字未提。作为一名
党员,李玉安用出生入死的前半生和默默无闻的后半生,诠释
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追求。
(三)党性作风是强国兴党的使命担当
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世界著名空气动力科学家钱学森曾回
忆说:“在建国十周年的时候,我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的一
员,我简直激动得睡不着觉!” 1965年以来,他共发表专
著7部,论文300余篇,对我国的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
结构、计算机、质量控制等各个领域做出重要指导,为中国火
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做出了卓越
的历史贡献。2007年《感动中国》授予他的颁奖词为:在他心
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
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
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
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尽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接
下来我们进入第二部分。
二、反思——试问党性作风的积弊之痛
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是锻炼党性,提
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如果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没有足
够的温度,那是炼不出钢来的。”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党内
思想、组织、作风不纯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一)工作作风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办调研室曾列举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的10种新表现,比如话风文风不实、工作空转虚耗、不怕群众
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等现象,既形象生动又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