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在2025年市属国有企业
改革创新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此次市属国
有企业改革创新发展推进会议,意义重大。国有企业作为我市
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全市经济的稳定
增长与高质量前行。近年来,市属国有企业在全面加强党的领
导和党的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展现出了新的活
力与动力。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过程中仍
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就是要共同探讨
如何强化责任担当,坚定发展信心,以务实有效的举措,推动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迈向新的高度,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
劲动力。
一、洞察形势,明确国企改革发展新方向
(一)契合宏观经济大势,找准定位谋发展。一是顺应经济
结构调整趋势。随着国内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加
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市属
国有企业应敏锐捕捉这一趋势,深入分析自身业务与产业结
构,主动融入全市乃至全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大局。一方面,对
于传统产业板块,加大技术改造与创新投入,推动产业基础高
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升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与竞争力;另一
方面,积极布局新兴产业领域,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企
业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与优化升级,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
基础。二是紧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国家及地方一系列区域协
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国有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市属国有企业要紧密围绕区域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自身优
势,积极参与区域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
同发展等重点工作。通过加强与区域内其他企业的合作,整合
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在助力区域协调发
展的同时,实现企业自身的成长与壮大,提升企业在区域经济
发展中的影响力与带动力。三是把握经济全球化新态势。在经
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也
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舞台。市属国有企业应树立全球视
野,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一方面,加强与国际知名
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与商业模
式,提升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另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企
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提升企业
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抗
风险能力。
(二)服务地方发展大局,担当作为展风采。一是助力产业
升级转型。市属国有企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要在
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
业的投资力度,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深
度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
市场拓展等手段,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
展,为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二是推动城市建设与运
营。城市建设与运营是地方发展的重要内容,市属国有企业应
积极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城市更新改造等
工作。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
势,打造一批高品质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与综合服务水平。同时,探索创新城市运营模式,提高城市运
营效率与效益,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促进民
生保障与改善。国有企业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在保障和改
善民生方面责无旁贷。市属国有企业要积极参与教育、医疗、
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建设,加大对民生项目的投入,提高民
生服务质量与水平。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满足人民群
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
感,树立国有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立足企业自身实际,突破瓶颈促提升。一是优化企业
治理结构。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市属
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明确股东会、董事
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董事会
建设,优化董事会组成结构,提高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
性。完善监事会监督机制,强化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监
督,确保企业依法合规运营。二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科学有
效的管理是企业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关
键。市属国有企业要加强战略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发展
战略,明确企业发展目标与方向。优化组织架构,合理划分部
门职责,提高企业内部协同效率。加强财务管理,完善预算管
理、成本控制、资金管理等制度,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益。强
化人力资源管理,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培养、激励机制,打
造一支高素质的企业人才队伍。三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创新
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市属国有企业要加大创新投入,建立
健全创新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员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
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活动。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搭
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积极探索数字
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提升企业生
产经营效率与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直面问题,剖析国企发展现存短板
(一)经营理念与市场脱节。一是传统思维束缚创新活力。
部分市属国有企业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思维影响,在经营决策
过程中,过度依赖行政指令与政策扶持,缺乏主动适应市场变
化、开拓创新的意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种思维
模式导致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降低,无法及时调整经营策
略,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与服务,从而错失发展机遇,在
市场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二是市场导向意识淡薄。一些企业
未能真正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在产品研发、生产与
销售等环节,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深入调研与分析。产品研发与
市场需求脱节,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
需求;销售渠道单一,市场拓展能力不足,无法有效提升市场
份额。这种市场导向意识的淡薄,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市场竞争
力与盈利能力。三是缺乏市场风险意识。在市场经济环境
下,企业面临着各种风险与挑战。然而,部分市属国有企业对
市场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与防控机制。在投
资决策、项目运营等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市场波动、政策变
化等因素带来的风险,盲目跟风投资,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过
高,财务风险增大,甚至出现经营亏损,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
展。
(二)产业布局分散且低端。一是业务多元化缺乏核心竞争
力。部分市属国有企业为追求规模扩张,盲目涉足多个领
域,业务布局分散,资源难以集中配置。由于缺乏明确的核心
业务与发展重点,企业在各个业务领域都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与
核心竞争力,导致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盈利能力不强。同
时,业务多元化也增加了企业管理的难度与成本,进一步削弱
了企业的竞争力。二是传统产业占比过高,转型升级缓慢。目
前,一些市属国有企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如资源型产业、传
统制造业等。这些产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低,市场
竞争力弱。在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传统产业
面临着环保压力增大、市场需求萎缩等诸多挑战。然而,部分
企业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认识不足,投入不够,导致
转型升级进展缓慢,企业发展面临困境。三是新兴产业布局滞
后。随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
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迅速崛起,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
能。但部分市属国有企业对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把握不够准
确,布局滞后,错失了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先机的机会。在新兴
产业领域,企业缺乏技术、人才与资金等方面的积累,难以在
短期内形成竞争优势,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创新能力不足。一是创新投入不足。创新需要大量的
资金投入,但部分市属国有企业由于经营效益不佳或对创新重
视不够,在研发投入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研发资金的短缺,导
致企业无法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等创新活动,制约
了企业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的提升,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创新人才匮乏。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
素,但目前一些市属国有企业在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与激励
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由于企业薪酬待遇、发展空间等方面的吸
引力不足,难以吸引到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同时,企业内部缺
乏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对现有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不够重
视,导致人才队伍素质难以提升。此外,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不
健全,无法充分调动人才的创新积极性与创造性,进一步加剧
了创新人才的流失。三是创新机制不完善。完善的创新机制是
企业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但部分市属国有企业创新机制
存在缺陷。在创新决策方面,流程繁琐,决策效率低下,无法
及时响应市场变化;在创新成果转化方面,缺乏有效的转化渠
道与激励措施,导致创新成果难以实现产业化应用,无法为企
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企业内部缺乏良好的创新文化氛
围,员工创新意识淡薄,创新积极性不高。
(四)内部管理效能低下。一是组织架构不合理。部分市属
国有企业组织架构设置不合理,存在部门职责不清、职能交
叉、层级过多等问题。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畅,工作效率低
下,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层级过多导致信息传递失真、决
策执行滞后,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与市场响应能力。二是管
理制度不健全。一些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制度漏洞
与执行不力的问题。在财务管理方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等
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企业资金浪费、成本过高;在人力资源
管理方面,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等制度不合理,无法有效激励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在风险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风
险识别、评估与应对机制,企业面临的风险隐患较大。三是信
息化建设滞后。在数字化时代,信息化建设是提升企业管理效
能的重要手段。但部分市属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系
统不完善,数据共享困难,无法实现企业管理的数字化、智能
化。信息化建设的滞后,导致企业业务流程繁琐,管理效率低
下,无法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精准发力,推动国企改革创新发展
(一)聚焦转型,优化产业布局。一是明晰主责主业,强化
核心竞争力。市属国有企业要深入分析自身资源优势与市场需
求,明确主责主业,集中优势资源加大对核心业务的投入与培
育。围绕主责主业,加强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不
断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与业
务板块。通过强化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与影
响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推动传统产业转
型升级。对于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市属国有企业,要加快推进传
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入先进的生产设
备与技术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推
动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
物联网等技术提升企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