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州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通过现场述职,我感受到了大家对抓好教育的感情热
情激情。现在,我们继续召开全州教育大会。会前,我到 x 医专、
师范学院、技师学院、一中等学校进行了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
听取部门、校(园)长、一线教师对我州教育工作的意见建议,
有些意见非常好,使我很受启发。下面,就加快推动教育强州建
设,我讲 3 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坚定办好教育的信心
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
省委高度重视教育工作,11 月 12 日召开了全省教育大会,强调
要举全力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以教育之强支撑和引领中国式现代
化 x 实践。王宁书记在讲话中用“五个新变化”,系统总结了一
年来全省教育发展成效。这当中,我州也有新变化新气象新亮点,
更加坚定了我们办好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信心来自于我们兴办教育的良好传统。x 人杰地灵,文化源
远流长。西汉时,司马相如到 x“设学授经”,首开教育先河。
石羊古镇有当今最大的孔子铜像,龙泉书院、南山雁塔、x 文庙
也是厚重教育文化的生动写照。我了解,我们 x 教育也曾经有过
辉煌,2002 年 x 一中 4 名考生同时考入清华北大。
信心来自于我们教育优先的统一共识。在投入上,全州 10
年来教育经费支出从 40.53 亿元提高到 72.89 亿元,教育经费占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达 16.60%,乡村教师全面实施生活补助
政策。这方面大姚县做得很好,“慈善一日捐”、县财政每年拿出
不少于 1000 万元兑现初高中教学质量绩效考核等做法得到了省
委王宁书记的充分肯定。在体制机制上,州县两级实现由党政主
要领导同时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书记任教育工委书记,
建立州级和各县市党政领导挂点联系学校制度,成立基础教育提
质增效、产教联合体、滇中 x 科创城建设工作专班,文旺、晓明
等州级领导亲自挂帅任教育专班组长,亲力亲为谋划部署推进并
取得显著成效,全州上下“先抓教育”“齐抓教育”“大抓教育”
的导向鲜明、保障有力。比如,通过落实落细“三年行动”,实
施名校长培养、教师全员培训、教育科研能力提升“三项工程”,
破解“县中困境”已取得初步成效。
信心来自于我们教育领域的纷呈亮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走
在全省前列,2 个县通过省级督导评估,全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督导评估现场推进会将在姚安县召开。义务教育提质增效,南华
县和 x 师范学院附属小学、x 市鹿城小学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
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稳中有升,
2024 年全州文理科本科上线率 66.03%,高于全省 17.79 个百分
点,其中 x 一中整体水平明显提升,600 分以上人数大幅增加,
一本率首次突破80%;x一中近年来首次有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
高等教育取得突破,x 师院 13 个专业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专
业建设点;x 医专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 3
个专业被评定为省级高水平专业;x 技师学院先后建成国家级高
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第 46 届、第 47 届世界技能大赛制造团队挑
战赛中国集训基地。体教融合深度发展,6 个县被省教育厅认定
为 x 省新一轮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试点县,x 省第八届青少年校园
三大球啦啦操省级总决赛在 x 举办。x 教育的辨识度不断提升,
武定乡村振兴学院乡村振兴教育品牌打造、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
体获教育部支持列入省部共建,全省职业教育现场会在我州召开,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特殊教育融合发展、专门教育办学保障走在
全省前列。
通过全州上下共同努力,我们的教育发展成效是明显的,但
离省委要求、群众期盼,“成绩”还不够理想。一是教育教学水
平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去年,我们 GDP 总量、增速均居全省第 5
位,但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中考、高考优生和特优生培养在全省靠
后,与走在滇中地区发展前列的要求相差甚远。2024 年全州文
理科 600 分以上 305 人、占比 2.09%,比全省低 1.59 个百分点,
且近几年高考均没有文理科进入全省前 50 名的考生。二是教育
教学质量与群众期盼不匹配。到 x 工作后,我听到老百姓说得最
多、意见最大就是我们 x 的教育。省委第六巡视组在谈话中,
45.59%的谈话对象反映高中阶段教育质量不高。也就是说近一
半的州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我们的高中教育是不满意的,那
人民群众就更不用说了。比如,教育资源供给不均衡,在校生超
过 2000 人的义务教育学校还有 10 所,全州 656 所小学和教学点
中 100 人以下的达 471 所、占 71.8%,有 4 个县还没有省一级一
等幼儿园。三是教育教学机制与教育治理不适应。在深化教育改
革中,我们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举措,但贯彻落实还未
到底到边,教科研引领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能力弱,县市抱团发
展、全州“一盘棋”推进的局面还未真正形成。职业教育服务经
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就业创业的支撑力不强。积极探索
了“集团化”办学、“组团式”帮扶等有益实践,但结合实际、
与时俱进破解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评价体系等深层次体制机制难
题还有差距。此外,一些学校党建、业务“两张皮”现象仍然存
在,校园食品安全、学生管理、校园欺凌、违反师德师风等问题
时有发生。
党的 XX 大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安排、一体部
署。省委鲜明提出建设教育强省,召开全省教育大会高位部署,
真金白银投入实施三年行动,无论是国家大战略,还是全省大环
境,都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新
任务,我们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努力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力以赴加快建设教育强州。
二、解放思想、守正创新,落细抓实教育的措施
明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全州教育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破解全州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
分等问题,加快推动教育强州建设。
主要目标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单独设立党组织的公办中
小学校改革完成率达 100%;全州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
6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 95%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不低于 98%,组建 10 个基础教育集团和 20 个义务教育学区制
管理示范区;努力争取东兴中学晋升一级一等高中,双柏、大姚、
武定3所一中晋升一级二等高中;推进州市职业教育一体化办学,
建设不少于 10 个 x 省优质专业点,争创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
通过全州上下共同努力,全面完成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各项
目标任务,着力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生态新格局,进一
步夯实基础教育基点,增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吸引力,不断开
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在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