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 2025 年重点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
总结回顾 2024 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 2025 年重点工
作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更加饱满
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
迫感
2024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
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
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
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全
市平均水平,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
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二)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
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承
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总产量稳定在*
万吨以上,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
善,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新增限额以
上商贸企业*家,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业态加速成长,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三)改革创新活力迸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
环境不断优化,新增市场主体*户,同比增长*%。“五好”园区
建设成效显著,园区亩均产值和税收稳步提升,产业集中度进一
步提高。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
达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家,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
用日益凸显。
(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全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
重达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教
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社会
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
续改善,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绿水青山随处可见,人民群众的获
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五)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全县党员干部
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
行力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
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效显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
争深入推进,政治生态持续向好,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进一
步巩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经济
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
不够优化,工业主导产业支撑作用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进
一步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二是创新能力不足,科技
研发投入强度较低,高层次创新人才短缺,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率还不够高。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部分领域环境质量改善难度较大。四是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
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差距,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发展仍
需加强。五是干部作风和能力素质还需进一步提升,一些干部抓
落实的力度不够,攻坚克难的勇气不足,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有
待提高。
同志们,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问题不容忽视,挑
战必须面对。我们要在总结成绩的基础上,正视问题、直面挑战,
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鼓足干劲,
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力推动 2025 年各项工作任务
落实
2025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
我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
总值同比增长*%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以上,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
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以上,城镇调查失
业率控制在*%以内,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
总量控制在省市下达指标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深入实施“五好”园区攻坚专项行
动,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园区产业承
载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支
持现有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
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积极布局数字经
济、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做优做特现代农业。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严格落实
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加快农业产业结
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培育壮大优质稻、蔬菜、
水果、畜牧等主导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与科技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生产效
率和质量。完善农业产业链条,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深入推进农村人居
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动巩固拓展脱贫
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是做精做活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壮大现代物流、电子商
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提高产业协同发展水平。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教育培
训等生活性服务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
强服务业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品牌和企
业,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聚焦创新驱动,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引导企业建立
研发准备金制度,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稳步提升。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重点实
验室、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