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领导
小组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这关键的时间节点,我们齐聚一堂召开 2025 年 XX 区全
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领导小组会议,意义非凡。2025 年作为
“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亦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
年,当下的每一项决策、每一份努力都关乎着 XX 区未来发展的
走向。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审视、精准谋划,
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迈向新高度,为 XX 区的全面振兴奠定坚
实基础。
一、洞察形势,坚定信心谋发展
(一)剖析宏观经济态势,把握发展大方向。当前,全球经
济格局深度调整,尽管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新兴经济体的崛起
为区域发展带来新契机。从国内来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内需
市场潜力巨大。国家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
防风险的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为地方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
策环境。在区域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XX 区所处的经济圈不断
强化合作,产业转移与资源共享为我们承接产业、拓展市场提供
了广阔空间。我们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精准把握政策导向,
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在时代浪潮中找准 XX 区经济发展的新
航道。
(二)审视区域竞争格局,明确自身优劣势。在区域竞争日
益激烈的当下,周边县区纷纷发力,在产业升级、招商引资、科
技创新等方面各显神通。XX 区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网络
愈发完善,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便捷的物流基础。同时,丰富的自
然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文旅产业及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得
天独厚的条件。但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在产业结构上,传统产
业占比较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创新能力方面,研发投
入不足,创新人才储备有待加强。我们要扬优势、补短板,以差
异化竞争策略提升 XX 区在区域中的竞争力,实现弯道超车。
(三)立足 XX 区发展基础,激发内在驱动力。历经多年发
展,XX 区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均取得了一定成绩。工
业上,形成了以[具体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部分企业在行业
内具备一定影响力。农业方面,特色农产品品牌逐渐打响,农业
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服务业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商贸、
物流等传统服务业不断升级,文旅、康养等新兴服务业崭露头角。
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深挖现有产业潜力,推动传统产业智
能化、绿色化改造,加速新兴产业培育,充分利用已有的产业基
础与品牌效应,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二、聚焦指标,精准施策稳增长
(一)强化经济指标监测,确保数据精准性。经济指标是经
济运行的“晴雨表”,我们要建立健全经济指标监测体系,对地
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核心指标进
行实时跟踪。一方面,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与协同,确保数据
来源准确、口径一致。统计部门要发挥专业优势,对数据进行
深度分析,及时发现数据波动背后的经济运行问题。另一方面,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提升数据采集与分析效
率,为科学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使我们对经济形势的判断
更加准确,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二)深挖经济增长潜力,拓展多元增长点。XX 区经济增
长潜力巨大,需从多维度进行挖掘。在消费领域,随着居民收入
水平提升,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我们要顺应这一趋势,培育新兴
消费业态,如发展夜间经济、直播电商等,激发消费活力。在投
资方面,除了加大对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还要聚焦新基建
领域,如 5G 基站、大数据中心等,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同
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在
出口方面,支持本地优势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加强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通过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
产品附加值,拓展经济增长的外部空间。
(三)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增强经济稳定性。产业结构优化
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XX 区要巩固传统产业优势,推动工
业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大对传统制造业的技
术改造力度,引入先进生产设备与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效率与产
品质量。在农业领域,发展现代化、特色化农业,延长农业产业
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
生物医药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
农业深度融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如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等,
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
(四)加强经济运行调度,保障发展持续性。建立常态化的
经济运行调度机制,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及时研究解决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测,
建立企业帮扶机制,对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进行精准帮扶。协调
解决企业在原材料供应、资金周转、市场销售等方面的问题,确
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同时,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及时调整政策
措施,优化资源配置,保障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与稳定性,确保各
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
三、狠抓项目,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