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市2025年项目谋划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市 2025 年项目谋划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 2025 年项目谋划推进会,这是一 次关乎*未来发展的重要会议。项目建设,是推动我市经济 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改善民生福祉的关键支撑,更是我 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个个优质项目的落地生根、 开花结果,将为*的发展增添夺目光彩。在当前经济形势不 断变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抓好项目谋划与推进工作,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下面,我 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把握项目建设关键意义 (一)项目建设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一是拉动投 资增长,夯实经济基础。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项 目则是投资的具体载体。通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能够吸引 大量资金投入,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工程等 多个领域。这些资金的注入,将直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促进原材料采购、设备购置、劳务用工等经济活动的活跃, 为经济增长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有效拉动 GDP 增长,增 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二是促进产业升级,增强发 展动能。优质项目往往蕴含着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创新 理念。引入和建设这些项目,能够推动我市传统产业的改造 升级,促进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以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为例, 其落地将带动我市相关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 向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为经济发展 注入新的动能,推动 XX 经济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三是带动就业创业,激发市场活力。项目建设过程中,从 工程建设到运营管理,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这将为我市 居民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涵盖不同技能层次和专业领域, 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同时,项目的发展 还将催生一系列配套服务需求,为创业者提供广阔的市场空 间,激发社会大众的创业热情,进一步活跃市场氛围,促进 经济的良性循环。 (二)项目建设是民生改善的“强保障”。一是完善基 础设施,提升生活品质。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石,也是 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通过推进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能够改善城市的通达性、提高能源供应 的稳定性、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通信网络的全覆盖。例 如,道路的新建与改造,方便居民出行;供水供电设施的升 级,确保居民生活的正常运转;通信网络的优化,提升居民 的信息获取与交流效率,全方位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二是 优化公共服务,增进民生福祉。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 务项目的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新建学校, 能够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的 需求;建设医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 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打造文化场馆,丰富居民的精神文 化生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切实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 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是促进生态建设, 打造宜居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生 态环保项目建设,对于改善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宜居城 市至关重要。通过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生态修复等 项目,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提升城市的 生态承载能力,让 XX 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为居民 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项目建设是城市发展的“新名片”。一是提升城 市形象,增强城市吸引力。重大项目的建设往往具有标志性 和引领性,能够成为城市的新地标和亮丽名片。例如,现代 化的商业综合体、高端的产业园区、独具特色的文化建筑等 项目,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外在形象,还能展示城市的发展 实力和创新活力,吸引更多的人才、企业和投资关注 XX, 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是促进区域协同,拓展发展空 间。项目建设不仅关乎 XX 自身发展,还能够加强与周边地 区的经济联系和产业协同。通过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互联互 通,能够促进区域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自由流动,实 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参与区域协同发展项目,能够让 XX 更好地融入区域发展大局,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城市的 影响力和竞争力。三是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城市底蕴。在项 目建设过程中,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将文化元素 融入到项目设计与建设中,能够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 涵的城市项目。例如,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文化遗址的保 护与开发等项目,既能传承 XX 的历史文化,又能为城市增 添独特的魅力,彰显城市的文化底蕴,让 XX 在发展中留住 乡愁。 二、聚焦重点,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作 (一)抓续建项目复工,筑牢发展根基。一是强化责任 担当,落实主体责任。各相关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能,将续建 项目复工的各项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岗位和个人,制定详细 的责任清单,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通过建立责任追溯 机制,对因工作不力导致项目复工延误的,严格追究相关责 任人的责任,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形成一级 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加强部门内部不同 科室之间的沟通协作,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建立定期 的内部协调会议制度,及时解决在项目复工工作中出现的问 题和矛盾,整合部门内部资源,形成推动项目复工的强大合 力。二是健全工作机制,保障复工进度。建立项目复工调度 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复工调度计划,明确调度的时间 节点、方式和内容。通过定期召开项目复工调度会议,及时 掌握项目复工的进展情况,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 行集中研究和解决。建立项目复工进度台账,实时记录项目 的复工情况,对进度滞后的项目进行重点跟踪和督促。完善 时间节点管理机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为每个续建项目 制定详细的复工时间表,明确各个关键环节的时间节点。加 强对时间节点的监控和管理,对于未能按时完成任务的项目, 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项目能够按 照计划顺利推进。三是加强沟通协调,优化服务保障。加强 与项目单位的沟通联系,通过定期走访、召开座谈会、建立 项目服务微信群等方式,及时了解项目单位的需求和困难。 设立项目服务专员,一对一为项目单位提供服务,及时解答 项目单位的疑问,帮助项目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加 强与项目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上级部门的支 持和帮助。各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为项目单位提供全方位 的服务支持。在手续办理方面,要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事 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在政策咨询方面,要及时为项目单位 解读相关政策,帮助项目单位用好用足政策;在要素保障方 面,要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单位在土地、资金、水电等方面的 需求,为项目复工创造良好条件。 (二)抓新项目开工,注入发展活力。一是加快前期工 作,突破审批瓶颈。新项目开工的前期工作涉及多个环节和 部门,包括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土地审批、环境评估等。 各相关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