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审计项目组织方式统筹管理的路径
推进审计项目审计组织方式统筹管理,是深化审计制度改革,
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加快实现审计全覆盖,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
用的有效途径。审计机关应解放思想、大胆革新,以创新驱动加
快推进审计项目、审计组织方式统筹管理,以改革红利提升审计
能力、质量和效率。
一、以新理念创新统筹管理
增强统筹管理自觉性主动性。解决好思想认识层面的问题,
破除思想误区,统一思想认识,是推进统筹管理的首要任务。审
计机关应坚持目标导向,对统筹管理进行全面部署和精细推进,
把统筹管理理念和要求贯穿到审计全过程,立足现实基础和长远
需要提出管理模式、管理手段、沟通衔接机制、项目管理等环节
和层面的措施,及时研究、调度和指挥工作进展,协调解决工作
中的重要问题,确保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提升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水平。审计项目计划是统筹管理的核
心部位。审计机关应紧紧抓住这一“牛鼻子”,发挥龙头和导向
作用,着力增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实效性。重点是加强制度设计,
健全完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规范,切实增强统筹管理的约束力,
推动统筹管理规范化、常态化。健全完善信息共享、项目论证等
行之有效的机制,推行开放式项目计划立项,对重点审计项目进
行可行性论证,从统筹管理角度评审立项依据、审计目标、实施
路径、组织方式、成果导向等,增强项目计划的科学性。强化信
息技术在项目计划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审计对象库和智能管
理平台,实现对审计项目自动关联、审计事项协作配合的效果。
优化人力资源整合管理。人力资源是审计工作的第一资源,
也是统筹管理的关键环节。审计机关应本着优化、协同、高效,
科学设置机构,合理配置职能,把精干审计力量投放在审计一线,
为统筹管理、协同实施打下坚实基础、提供足够可能。从制度层
面对区域内审计人力资源的流动进行规范,确保人力资源运行在
规范化轨道上。根据审计项目需要,在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单
位内部之间统筹配置人力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做到审计组人员
能力结构与审计项目需求一致,提高审计资源配置效率。
二、以新模式强化统筹融合
强化项目融合,减少重复交叉审计。加强政策跟踪审计、预
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等不同类型审计
项目的统筹融合和相互衔接,探索融合式、嵌入式、“1﹢N”等
审计项目组织方式,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
最大限度扩展审计覆盖面。对部门单位,可融合开展政策跟踪审
计、预算执行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对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
可融合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政策跟踪审计、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
等;对地方党委政府,可同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
审计,融合政策跟踪审计等。而涉及同一个部门单位或地方的,
尽量安排同一个审计组实施审计,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减
少资源浪费。
强化审计机关上下联动配合,增强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