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智能化战争防护内在要求
引言
赢得战争必须攻防兼备。智能化战争的多维防护是一个庞大
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物质与信息、有形与无形、主动与被动
等多个层面的深度融合与协同运作。在未来的智能化战争中,只
有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防护体系,才能有效抵御敌
方的各种攻击威胁,确保国家战略安全和战略利益实现,从而真
正制胜未来战场。
软硬一体,筑牢物质与信息的防护根基
无论战争形态如何演变,始终离不开物质与信息两大关键要
素。如今,在智能技术的高度赋能下,武器装备具备了一定的环
境感知和分析判断能力,各类作战人员、装备设施、环境要素相
互作用,战场上物理域硬冲击、信息域软耗散的综合对抗态势愈
发明显。这要求防护体系必须实现“以硬托底、以软增效”的双向
赋能,构建“物质承载信息、信息驾驭物质”的闭环生态。
智能化战争中,物质防护是保证作战体系稳定性和作战行动
灵活性的基础。在物质层面,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主流防护手段,
挖掘复合材料、吸能材料、智能材料等技术潜力,提升装备的抗
打击能力、战场生存能力;另一方面,加快集成化、模块化、自
动化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在战场上快速制造和更换受损部件,
迅速恢复战斗力。而信息防护则是确保作战协同高效性和信息传
递安全性的关键。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和策略,信息防护能让作
战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更加顺畅,避免因信息阻塞、错误或泄露
导致的协同失误。借助先进的加密算法,对关键信息进行加密处
理,保障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要坚持信息主导,
畅通信息链路,根据战场环境和作战需求进行动态组网,要素模
块化编组、节点分布式部署。同时,通过智能通信技术构建起稳
定、高速、低延时、大容量的通信网络,采取多种通信方式,满
足多样化通信需求;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起全透明、可追溯的
对等网络,提升信息获取、融合、研判、交互整体链路的安全性,
满足复杂战场环境对信息态势灵活、安全共享的要求。
虚实一体,掌控有形与无形的防护平衡
智能化战争的战场空间,已突破传统的陆海空等有形领域,
延伸至网络空间、电磁频谱等无形领域。虚拟空间的战略作用不
断攀升,与物理空间及其他领域深度交织,营造出虚实交融的全
新作战环境。因此,必须构建虚实一体的防护体系,平衡有形与
无形的防护力量,达成“以虚强实、以实固虚”的跨维防护,确保
在复杂多变的战场中占据主动。
在实域作战层面,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战场防御带来了
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提升。高精度的传感器能实时感知战场动态,
智能决策系统依据收集的数据迅速制定防御策略,极大增强了防
御的精准性与时效性。在虚域作战层面,网络技术战略地位日益
凸显。作为实现武器装备、作战单元互联互通的基础,信息网络
将分布在陆海空天电网等不同空间、不同频域的作战体系优化整
合。在智能化战争里,海量的态势信息、作战数据、作战指令等,
都依赖构建起的作战网络进行传输与交换。一旦网络遭受攻击或
被破坏,作战体系的正常运行将受到严重影响。为保障网络空间
安全,需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空间监测与预警体系。要利
用智能网络态势分析与评估系统,对监测到的网络数据信息进行
安全性过滤,精准识别分析敌方网络攻击,科学评估己方网络安
全状况;借助基于人工智能的防火墙技术,及时发现并屏蔽各类
网络安全隐患;依托自动化、智能化网络防御系统,主动进行自
我更新和修复,规避网络安全风险与漏洞,实现网络安全与防御
效果的提升;加强网络安全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升人员的安全
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多措并举,切实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虚实一体的防护体系才能更加完善。
人机一体,构建人机交互的防护中枢
无论智能化武器装备如何发展,人始终是战争中最为核心和
关键的要素,最终的决策与行动都不能离开人的参与和主导。智
能化作战系统打破了传统固有“界限”,将人的智能因素移植到武
器平台上,人与平台实现高度一体化。构建人机一体的防护中枢,
达成人与智能装备的深度协同,是提升作战体系效能的关键。
智能化战争的独特魅力在于人机之间的深度交互。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