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校党委书记在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校党委书记在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 上的讲话 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志们: 经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X 大学第六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 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 幕。这次学校将六届六次“双代会”和年度工作会议合并召开, 从整体来看,提高了会议效率,取得了预期效果,进一步统一了 思想认识,明晰了目标方向,凝聚了智慧力量。 当前,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已经到了关键时期,随着“双一流” 扩容政策的变化,学校迎来了在 2026 年第三轮“双一流”遴选 突破的重大机遇。我们坚信,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学校 党委的领航把舵,有学校行政的团结奋进,有全校师生的拼搏努 力,学校有雄心、有信心、更有决心实现“双一流”攻坚突破。 结合这段时间的调研和思考,就做好学校 2025 年工作谈四点意 见。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势,切实增强“勇创一流”的使命担 当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科学分析形势是想问题、作决策、办 事情的重要前提。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 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高等 教育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一)深刻认识教育强国建设的新部署、新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擘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育强国战略图景,鲜明提出了教育的“三大属性”,首次提出 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 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五 方面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强调要着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 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等方面作出系统部署, 对建设一流大学、发展一流学科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全国教育 大会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也对高校办学治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准确把握“双一流”建设的新形势、新机遇 去年 11 月,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建设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工作情况。报告指出,将 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聚焦优势学科适度扩大“双一流”建设范围, 自主科学确定“双一流”标准,支持一批顶尖大学和优势学科加 速突破。新发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 也指出,要适度扩大“双一流”建设范围。教育部已研究启动加 快建设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将开展试点探索,加强监测评价, 推动《纲要》重大部署落地落实。怀进鹏部长在全国教育工作会 议上指出,今年教育工作要重点做好“四个统筹”,并提出七个 方面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立科技发 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国家对“双一 流”的重视以及下一轮“双一流”的扩容将为学校勇争一流、实 现一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全面理解教育强省建设的新要求、新使命 加快教育强省建设,是 X 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走在前的战略 选择。X 省委书记林武在去年召开的全省教育大会上指出,“双 一流”建设,对于带动和提升教育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要坚 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资金、集中力量支持省属高校在第三轮 国家“双一流”遴选中实现突破。2 月 5 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林武书记指 出,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做到工作推进一体谋划、资 源要素一体配置、创新主体一体融通、政策保障一体发力,加快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2 月 17 日,召开的 X 省教育工 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起势筑峰,深入实施一流 学科建设“811”项目,超常规推动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建 强优势学科梯队。在 2 月 11 日召开的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会 上,X 省副省长张海波明确指出,X 大学历史底蕴深厚、学科体 系完备、工科优势突出、创新实力强劲,各项工作走在全省高校 前列,X 大学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在省属高校“双一流”建 设中走在前、挑大梁。 同志们,最近一个时期,中央和 X 省先后召开多次重量级 事关教育的大会,充分体现了中央和省委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X 大学处于省属重点高校第一方阵,必须迅速行动起来,以实际 行动抓好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的落地落实,以“敢啃硬 骨头”的担当、“敢打攻坚战”的魄力,努力当好“冲一流”的 排头兵。 二、着眼全局、锚定目标,全面锻造“勇创一流”的过硬实 力 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一项系统 性、战略性工程,既涉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学校功能,又 涉及国家战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社会需求;既要考虑学生、 教师等人员因素,又要考虑办学经费、办学保障等条件支撑,还 要考虑学术管理、行政管理等运行机制。一流建设成功与否,不 取决于学校规模大小和学科布局结构是否综合,关键是要集中精 力抓好内涵建设。 (一)攻坚突破,全力建设一流的学科 学科水平是学校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一所大学 的综合实力强不强,一个关键标志就看是否拥有一流学科。当前, 各高校都在竞相发展、冲击决战,等不得片刻迟疑,容不得半点 懈怠,慢不得一丝脚步。全校上下必须深入落实一流学科建设推 进会精神,切实做好后半篇文章,树牢信心、坚定决心,全力冲 刺、争先进位。要对标新要求。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强国背景下 “双一流”建设的新要求,提升标准境界,强化优势特色。要紧 跟新政策。及时掌握教育部研制中国特色“双一流”标准最新政 策导向,吃透最新建设标准,切实提升一流建设工作的科学性、 预见性、实效性、精准性。要抢抓新机遇。落实全省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查缺补漏、 固本强优,全力塑造“冲一流”的态势、优势、胜势。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学科是局部,学校是整体,学科生长在学 校的土壤里,推进一流建设要处理好学科建设和学校建设的关系。 一流大学需要一流学科支撑,一流学科建设也离不开学校一流的 人才培养、一流的大学文化、一流的管理机制等,不能孤立地只 抓学科而不管其他。忽略学科发展的土壤,学科就很难成长,更 建不成一流,必须统筹好学科建设和学校整体建设。 (二)强基固本,全力培养一流的人才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功能和重要使命,也是“双一流”建 设的重要内涵。所有的大学和学科排名,都将学生培养质量作为 重要的测量维度,一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