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理事长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研讨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
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重磅发布,为我们做好新时代
“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供销社作为服务“三农”
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我们必须深入
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
来,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
大实践,为推动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贡献供销力量。
一、筑牢服务根基,夯实乡村振兴物质基础
(一)强化农资供应保障,助力农业生产稳增长。一要优化
农资储备布局。我们要立足 XX 农业大市的实际,科学规划农资
储备仓库的建设与布局,在宜城、枣阳等粮食主产区,以及南漳、
保康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集中区域,加大储备设施投入,确保农资
储备充足且调配便捷。建立健全农资储备动态管理机制,实时掌
握市场需求变化,合理调整储备品种和数量,保障春耕、夏种、
秋收等关键农时的农资供应不断档。二要严格把控农资质量。质
量是农资的生命线,关乎农民切身利益和农业生产安全。我们要
建立严格的农资质量追溯体系,从进货源头抓起,对每一批次的
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产品,详细记录生产厂家、进货渠道、
检验报告等信息,确保全程可追溯。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的协作,
定期开展农资质量抽检行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流入市
场,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三要创新农资供应模式。积极顺应互
联网发展趋势,探索“互联网+农资”的新型供应模式。搭建线
上农资销售平台,整合线下门店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通过线上平台,农民可以便捷地查询农资产品信息、价格对比,
并下单购买。同时,我们还提供农资配送上门服务,利用供销社
遍布乡村的物流网络,将农资及时送到农民手中,打通农资供应
“最后一公里”。
(二)提升农产品流通效能,畅通城乡市场循环。一要完善
农产品流通网络。以建设农产品产地市场为重点,在襄州区、老
河口等农产品集中产区,规划建设一批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的产
地批发市场,提升农产品的集中交易和集散能力。加强农产品冷
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大冷链仓储设施投入,购置冷藏运输车辆,
提高农产品冷藏保鲜能力,减少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损
耗。同时,优化城乡农贸市场布局,升级改造一批老旧农贸市场,
改善交易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二要培育农产品流通主体。积极
培育壮大农产品流通企业,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方式,鼓
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经营,打
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加强农民专业合
作社与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对接合作,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
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企业的销
售渠道,将优质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三要拓展农产品销售
渠道。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渠道,拓展农产
品销售空间。加强与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开设
XX 农产品特色馆,集中展示和销售我市特色农产品。积极培养
电商直播人才,开展农产品直播带货活动,通过直播的形式,让
消费者更加直观地了解 XX 农产品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农产品的
知名度和销售量。同时,加强与大型商超、连锁便利店的合作,
建立农产品直供直销关系,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让农
民和消费者都能受益。
(三)加强农村物流建设,提升乡村物流服务水平。一要整
合农村物流资源。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农村物流领域的网络优势,
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建立农村物流共同配送体系。加强与邮政、
快递、交通运输等部门和企业的合作,通过共建共享物流设施、
共同配送等方式,实现农村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物流配送
效率。在乡镇和村一级,建设农村物流服务站,作为物流配送的
节点,负责货物的收发、中转和配送,实现农村物流服务全覆盖。
二要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大对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建立农村物流信息平台,整合物流企业、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
等各方信息资源,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互联互通。通过物
流信息平台,农户可以及时查询农产品的运输状态,物流企业可
以合理安排配送路线,提高物流配送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同时,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物流数据进行分析,优化物
流配送方案,降低物流成本。三要培养农村物流人才。人才是
农村物流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开
设农村物流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物流理念和专业技
能的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农村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定期组
织开展物流知识和技能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
识。通过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物流
人才队伍,为农村物流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创新服务模式,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
(一)发展农村电商,推动特色农产品上行。一要打造电商
服务平台。依托供销社的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 XX 特
色的农村电商服务平台。平台不仅要具备农产品销售功能,还要
整合农产品溯源、物流配送、在线支付、售后服务等功能,为农
民和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强平台的推广和宣传,提高平台
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农民和商家入驻平台,促进农产
品的线上销售。二要培育电商品牌。深入挖掘 XX 各地的特色农
产品资源,加强品牌培育和建设。通过品牌策划、包装设计、质
量管控等措施,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电
商品牌。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利用新媒体、电商平台等渠道,开
展品牌营销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
值和市场竞争力。三要加强电商人才培养。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
训工程,针对农民、农村电商从业者、返乡创业人员等不同群体,
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邀请电商专家、行业精英等进行授课,
培训内容涵盖电商基础知识、网店运营、直播带货、客户服务
等方面。通过培训,提高农村电商人才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一要拓
展服务领域。在传统的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等服务基础上,进
一步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开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
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服务,为农民提供从种到收的全程农业生
产服务。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民需求,量身定制个
性化的服务套餐,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二要提升服务质
量。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懂农业、爱
农村、爱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