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副市长在2025年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副市长在2025年全市法治政 府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法治兴则事业兴,法治强则事业强。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 实上级决策部署、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 此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会,旨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进 一步凝聚共识、明确方向,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 的举措,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法治政府建设重大意义 (一)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全面依法 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法治政府建设则 是这场革命的重要战场。从国家层面看,法治政府建设直接关 系到法律的有效实施,关乎法治体系的完善。行政机关作为执 法主体,承担着大量的法律执行任务,其执法水平和质量直接 影响着法治的公信力。据统计数据,在各类法律实施活动 中,行政机关执法活动占比超过XX%。只有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 政,才能让法律从“纸面”落到“地面”,实现良法善治。因 此,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推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二)法治政府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实保障。在经济全 球化和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营商环境已成为地区竞争力 的重要体现。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它能为企业 提供稳定的预期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企业在选择投资地时,法 治环境是重要考量因素之一。一个法治健全的地区,能够有效 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秩序,减少企业的运营风险和 成本。通过完善法律法规、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执法监督,我 们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激发 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法治政府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社会稳定 是改革发展的前提,而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在社 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只有通过法治方式,才能妥 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秩序。通过建立健全行政调解、行 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纠纷解决机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类 社会矛盾,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从行业调研 报告来看,在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的地区,社会矛盾发生率 明显低于其他地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更高。因此,加强 法治政府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二、聚焦重点,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 (一)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一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 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明确制定主体、权 限、程序和责任。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建立健全 审核机制,确保文件内容合法合规。同时,加强对规范性文件 的动态清理,及时废止或修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的文 件,维护法制统一。二是强化政府合同监管。建立健全政府合 同管理制度,规范政府合同的签订、履行和监督。加强对政府 合同的合法性审查,防范合同风险。建立政府合同履行跟踪机 制,及时掌握合同履行情况,确保合同顺利履行。对重大政府 合同,要引入第三方评估,提高合同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是推进政务公开透明。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 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 开。拓宽政务公开渠道,充分利用政府网站、新媒体等平 台,及时准确发布政务信息。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考 核,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和监督权。 (二)规范行政决策程序。一是增强依法决策意识。加强对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提高其依法决策的意识和能 力。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定期组织法律知识培训 和考试,将法律知识纳入干部考核内容。通过提高领导干部的 法治素养,带动整个行政机关依法决策水平的提升。二是严格 落实决策程序。认真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 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听 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凝聚共识。对专业性、技术性 较强的决策事项,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对涉及社会稳定、公 共安全等重大决策事项,要进行风险评估。确保决策程序合 法、决策内容科学。三是加强决策跟踪评估。建立健全行政决 策跟踪评估机制,对决策执行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和评估。及 时发现决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对决策失误造 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实现决策权和决 策责任相统一。 (三)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一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 一步整合行政执法队伍,减少执法层级,提高执法效率。推进 综合执法,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执法合力。完善行 政执法保障机制,加强执法装备建设,提高执法人员待遇,为 行政执法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二是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全面落 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 制审核制度。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和监督,规范执法行 为,杜绝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执法不廉等问题。建立健全行 政执法责任制,明确执法责任,加强责任追究。三是创新行政 执法方式。积极推行柔性执法、说理式执法,注重运用说服教 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引导当事人自 觉守法。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技术手段,提高执法的精准性和效率。 (四)强化行政权力监督。一是加强内部监督制约。建立健 全行政机关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 督。强化审计监督、财政监督、行政监察等专门监督,充分发 挥监督作用。加强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及时纠正违法或 不当行政行为。二是自觉接受外部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 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审判和检察 工作。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 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建立健全行政问责 制度,对违法行政、失职渎职等行为,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 任。完善纠错机制,及时纠正错误行政行为,保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