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动能勿忘传统产业
找准方向重点,塑造更多的动能和优势,从来都是经济发展
的关键所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和
培育新动能进行了部署。实际上,新动能是相对于旧动能而言的,
旧动能一般指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而新动能是基于科学发现、
创新突破和技术应用所形成的支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既包括新
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也包括新技术赋能后的传统产业。当前,
我国传统产业在制造业中的占比超过 80%,拥有广阔市场和应用
场景。传统产业为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厚植土壤,新兴产业以新技
术、新设备反哺传统产业,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培育新动能
的主阵地。新旧动能转换,不能忽视或放弃传统产业,“不能把
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而要加快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
产业,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在当前地方实践中,对传统产业发展和新动能培育仍存在一
些认识偏差。一种认识偏差是将传统产业视作夕阳产业、落后产
业,认为传统产业注定被淘汰。事实上,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
不仅带动效应强,而且产业关联度高,在吸纳就业、稳定产业链
供应链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产业中不乏韧性强、潜力大、
竞争力强的产业,如轻工、纺织等都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
产业。另一种认识偏差过分强调“全新”,将新动能简单等同于新
兴产业,忽视了传统产业对新动能的贡献。实际上,传统产业通
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变革,不仅能够改变自身形态,实现高端化、
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还能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
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产业不仅不会因为新兴产业的出现而消失,
还可以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载体和沃土,成为新动能的重要组成部
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可全面渗透传统产业各环节,
高度协同其他技术、设备、系统等,重塑内容生产和创新规则,
突破传统技术边界,赋能产业智能化和效率提升,促使传统产业
迭代升级。
历史地看,人类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
和升级,在此过程中,都衍生出新的业态和模式,产生新的经济
增量,形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眼下,无论是传统农业
通过功能增进、路径转换和模式创新向现代农业演进,还是传统
制造业通过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成为现代工业质态,抑或是服务
业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这些实际上都是新动能的重要体现。具
体到当下的应用逻辑层面,传统产业之所以能够成为新动能的重
要来源,关键在于其通过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链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