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上的报
告
一、2024年学校主要工作回顾
2024 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 XX 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 X 工作的重要
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
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
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
的政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努力推进学校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校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坚持深化改革,内部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1.校内综合改革全面深化。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制定实施《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
革上当好排头兵的意见〉的若干措施》。深入开展“十四五”规
划实施评估,优化调整“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系统推进教育
评价改革,推进落实 5 个方面 23 项改革举措。创新开展中层单
位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聚焦考增量、考增速、考人均、考突破,
建立“一票得优”和“一票否决”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施
新进人员预聘——长聘制管理,完善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退
休人员返聘、兼职教师管理等工作机制。深化预算管理改革,
全面实行预算项目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扩大社会参
与,召开校友总会理事会一届二次会议暨第二届校友工作研讨会,
完成教育发展基金会换届。
2.法治工作富有成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
提高法治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获评首批 X 省“依法治校
示范校”。完善法律风险防控举措,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常
态化开展重点领域“法治体检”,健全涉法涉诉案件报告制度。
持续提升师生法治素养,加强校园普法宣传,举办校园“法治文
化节”等宣传活动,获批 X 省法学实践教学基地,获得全国学
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总决赛一等奖,实现该项赛事成绩新的
突破。
3.校区特色发展步伐加快。泰安校区系统推进“五大基地”
建设,开展“五大基地”建设方案实施情况和经费绩效考核自评,
推进煤矿充填开采国家工程实验室转建升级,改造教学矿井、国
际交流中心,实习实训、高端培训等条件设施持续改善,校园布
局和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升。济南校
区深入推进“三大功能区”建设,进一步规范斯威本学院教学管
理,成立中澳智能制造联合研究院,完成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
项目建设,建成以“三大功能区”展厅为主体的嵙友泉城会客厅。
学校异地校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获评“X 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
创新十大典型案例”。
(二)坚持强基筑峰,学科整体实力持续攀升
1.高水平学科建设初见成效。大力推进 X 省一流学科建设
“811”项目,立项一流学科建设“揭榜挂帅”项目 123 项。顺
利完成X省高水平学科和青岛市重点学科年度绩效评估。在2024
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15 个学科上榜,矿业工程、控制
科学与工程 2 个学科进入世界百强;在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安
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系统科学等 3 个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
10 位,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列全国第 5 位。
2.现代学科体系加快构建。加快构建“安全引领、行业特色、
信息支撑”的学科集群,学位点建设取得新突破,获批资源与环
境专业博士学位点,新增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网络
空间安全、数字经济、国际中文教育 3 个硕士学位点。优化学科
布局,撤销电子科学与技术硕士一级学科,调整增列集成电路科
学与工程硕士一级学科,自主设置集成电路器件与集成系统博士
交叉学科和极端条件探测技术博士二级学科,“强工、厚理、精
文”的学科体系日臻完善。认真开展学位点评估,14 个学位点
通过教育部专项合格评估,1 个学位点通过国务院学科评议组考
核,8 个学位点通过教育部周期性合格评估专家论证。
(三)坚持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能力不断增强
1.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持续推动“三全育人”暨全环
境立德树人示范校建设,组织开展“三全育人”优秀案例宣传展
示。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获批省级思政“金课”2 门,
获全省学校思政课教学比赛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3 项。评选校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0 门、示范课堂 17 个,选树课程思政教学团
队 20 个、优秀教师 15 人。精耕网络思政,获评“全国优秀易班
共建高校”。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1 人获评“X 学校优秀思
政课教师”,1 人获评“X 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2.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优化本科专业布局,新增 2 个新
工科、新文科专业,停招 2 个专业,撤销 5 个专业;本科生源质
量稳步提升,录取本科生 7241 人,42 个专业录取最低位次列省
属高校第 1 位。推进研究生教学改革,强化研究生联合培养,获
批联合培养专项招生计划 262 人,获批首批 X 省卓越工程师学
院。授予 78 人博士学位、2599 人硕士学位,录取研究生 3614
人,在校研究生达 11295 人。召开第 22 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
议,扎实推进审核评估整改,完成 2024 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
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组建“X 能源
班”,获批省级未来技术学院 1 个、专业特色学院 3 个、现代产
业学院 1 个,获批 X 省普通本科高校重点领域教学改革试点项
目 4 个、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 7 个。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加强产
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丰富数字化实训教学资源,获批省级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 4 个、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 6 个。加强基础学
科拔尖学生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灵班)专业入选 X 省
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名单,学校通过国际海道测
量师 A 级资质认证,加强 5 个微专业建设,开设涉外法治等 3
个特色班。
3.教学基本建设持续强化。加强一流课程建设,获批 X 省
一流本科课程 35 门,开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 383 门、非
语言类全外文授课课程 313 门。加强研究生教学资源建设,引进
国际化课程 40 门。培育高水平教材,完善教材管理制度,引进
数字教材管理平台,立项高质量教材培育项目 35 项。评选本科
教学成果奖 100 项、研究生教学成果奖 50 项,获全国煤炭行业
本科教学成果特等奖 4 项、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 2 项。立项
“群星计划”项目 76 项,获批 X 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教
研教改项目 45 项,新增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63 项。获
国家级、省级教学比赛奖项 39 项,X 省教学竞赛类“优秀组织
奖”2 项。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新聘博士生导师 130 人、
硕士生导师 313 人。获“全国煤炭行业优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