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局局长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
习全国两会精神研讨交流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全
国“两会”胜利召开,意义深远、影响重大。习近平总书记
在“两会”期间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
邃,为我们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我们
审计工作而言,深刻领会这些讲话精神,将其融入审计实
践,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XX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挑
大梁的关键所在。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与同志们共同交流探
讨。
一、深刻领会,筑牢思想根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深入学习习近平总
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其核心要
义,是我们做好审计工作的重要前提。我们必须全面系统学、
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将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审计事业发
展的强大动力。
(一)领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内涵,强化审计服务发
展意识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
径,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这一理念与审计工
作紧密相关,审计要在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过程
中,发挥监督与服务职能,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助力创
新资源优化配置。审计应关注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与使用,确
保财政科技资金、产业扶持资金精准流向关键领域和重点项
目。例如,审查科研项目经费的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资金
闲置或浪费现象;监督产业创新扶持资金是否真正用于支持新
兴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通过审计,促进创新资
源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重点领域汇聚,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为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
刃上,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在充足的资源支撑下加速融
合。二是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
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发展。审计要关注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是否
健全,转化过程是否顺畅。一方面,审查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
的合作机制是否有效,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另一方面,关
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落地实施情况,评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通过审计,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科
技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推动产业创新发
展,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监督创新平台建设运
营。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载
体。审计要对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情况进行监
督,检查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运行管理机制是否科
学高效,服务功能是否满足创新需求。例如,对XX的之江实验
室、西湖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进行审计,确保其在人才引
进、科研项目开展、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科技创
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
(二)把握深化改革开放核心要义,提升审计监督效能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化改革开放对审
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审计要紧跟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创新
监督方式,提升监督效能,为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是
关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经济体
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审计应聚焦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
数据等要素市场,监督改革政策的落实情况。检查土地供应是
否公平公正,劳动力市场是否存在就业歧视,资本市场是否规
范有序,技术和数据要素的流通与交易是否顺畅等。通过审
计,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顺利进行,提高资源配置效
率,激发市场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监
督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
壤,是吸引投资、促进创新的重要保障。审计要围绕营商环境
优化开展监督,审查政府部门在行政审批、政策落实、执法监
管等方面是否存在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例如,检查行政审批
流程是否繁琐,政策兑现是否及时,执法监管是否公正透明
等。通过审计,推动政府部门改进工作作风,优化营商环
境,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三是助
力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制度
型开放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方向。审计要关注我市在贸
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制度创新和开放举措,监督相关政策
的执行情况。检查贸易便利化措施是否有效实施,投资准入负
面清单是否落实到位,金融市场开放是否稳步推进等。通过审
计,推动我市在制度型开放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提升国际竞争
力,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三)明确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落实要求,增强审计责任担当
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重大决策部
署,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审计作为国家监
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主动作为,为国家重大发展战
略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一是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
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XX在其中承
担着重要角色。审计要关注XX在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基础设
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的
工作进展。例如,审查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的推进情
况,交通基础设施对接是否顺畅,生态环境联合治理机制是否
有效运行,公共服务异地互认共享是否落实到位等。通过审
计,推动XX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发挥自身优势,实
现区域协同共进。二是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落地。长江经
济带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审计要围绕长江
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任务开
展监督。检查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岸线资源保护、绿色产业
发展等政策的执行情况,关注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整治和搬
迁情况。通过审计,促进长江经济带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
展,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三是推
动对口帮扶工作扎实开展。做好援藏援疆等对口帮扶工作,是
实现共同富裕、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审计要对我市对口
帮扶资金的管理使用、帮扶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审计监督。检
查帮扶资金是否专款专用,帮扶项目是否符合当地实际需
求,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审计,确保帮扶资金安全高效使
用,帮扶项目切实发挥作用,助力受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
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发挥审计为民作用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审
计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审计监督,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
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关注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
源。审计要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财
政就业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是否合理,就业培训是否有针对
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是否落实到位。例如,审查就业培训项
目是否与市场需求脱节,创业担保贷款的审批流程是否繁
琐,是否存在门槛过高的问题。通过审计,推动就业创业政策
落地见效,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人民群众增收致富
创造条件。二是聚焦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教育是民族振兴、
社会进步的基石。审计要关注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均衡,教育经
费使用是否合理,教育质量是否得到有效提升。检查城乡之
间、区域之间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是否缩小,优质教育资源
是否共享,教育经费是否存在挪用、浪费现象。通过审计,推
动教育公平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培
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审计力
量。三是强化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审计。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基本生活。审计要对医疗卫生体
系建设、医保基金管理使用、社会保障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
督。检查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医疗服务质量是否
提高,医保基金是否安全,社会保障待遇是否按时足额发放。
例如,审查医保基金是否存在骗保套保现象,养老保险待遇调
整是否及时。通过审计,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康
运行,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立足本职,强化审计举措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在于将其转化为
实际行动。作为审计部门,我们要立足本职工作,紧密围
绕XX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为XX高质量
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开展专项审计监督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是XX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审计要
围绕这一重点领域,开展专项审计监督,为创新发展保驾护
航。一是加强科研经费审计。科研经费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资金
来源,审计要对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等
环节进行全面审计。检查科研项目预算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存
在虚报预算、套取科研经费的问题;资金分配是否公平公
正,是否向重点领域和关键项目倾斜;经费使用是否合规,是
否存在违规支出、浪费现象。通过审计,规范科研经费管
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确保科研资金真正用于科技创
新。二是开展产业创新项目审计。产业创新项目是推动产业升
级的重要载体,审计要对产业创新项目的立项审批、实施过
程、绩效评价等进行审计监督。审查项目立项是否符合产业发
展规划,是否经过充分的可行性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存
在进度滞后、质量不达标等问题;项目建成后是否达到预期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审计,促进产业创新项目顺利实
施,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关注创
新平台运营审计。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促进创新发展的
重要平台,审计要对创新平台的运营管理情况进行审计。检查
创新平台的组织架构是否健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服务功能
是否有效发挥;平台在人才引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
是否取得实效。通过审计,推动创新平台提高运营管理水
平,增强创新服务能力,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供有力
支撑。
(二)围绕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深化改革开放是XX实现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