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人才工作局 2025 年机关党建工作要点
2025 年,市委人才工作局机关党建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
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
的组织路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
为推动全市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制定详细学习计划,定期组织集
中学习研讨,引导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
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
紧密结合人才工作实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
重要论述,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运用科学理论指导人才工作实践的
能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学习形式,利用“学习
强国”等平台开展日常学习,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
提升学习效果。
2.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
活的若干准则》,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
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机关党委加强对各党支部组
织生活的指导和监督,定期检查“三会一课”记录,确保党内政
治生活严肃认真、规范有序。积极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开展红色
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先进典型事迹分享会等活动,增强党内政治
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强化党员政治意识。通过开展政治忠诚教育,引导党员时
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始终
保持对党忠诚。加强党员党性锻炼,在人才工作的各项任务中,
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在实践中锤炼党性、增强
政治意识。建立党员政治表现档案,将党员在政治立场、政治态
度、政治纪律等方面的表现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评先评优、
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4.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意
识形态工作纳入机关党建工作重要内容。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
领域情况,及时掌握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
引导和处置。加强对人才工作宣传阵地的管理,规范信息发布流
程,确保发布的信息准确、权威,传播正能量。积极开展网络意
识形态工作,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应对,营造良好的网络舆
论环境。
二、夯实组织基础,提升党建质效
5.优化党组织设置。根据人才工作局职能调整和党员人数变
化,适时优化党组织设置,合理划分党支部,确保党组织设置科
学合理、运转高效。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把政治素质高、工作
能力强、热爱党务工作的党员选拔到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岗位上来,
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6.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按照“控制总量、
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严格标准和程序,
注重从人才工作一线、年轻干部中发展党员,不断优化党员队伍
结构。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制定党员年度培训计划,通过专题培
训、业务讲座、实践锻炼等方式,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
力。加强党员日常管理,严格执行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党费收缴
等制度,确保党员管理规范有序。
7.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
建设要求,制定工作清单,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逐项抓好
落实。加强党支部阵地建设,完善党员活动室设施设备,为党支
部开展活动提供良好条件。定期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自
查自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不断提升党支部建设水
平,打造一批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党支部。
8.加强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党建工
作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党建工作信息发布、党员管理、组织生
活记录等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党建工作微信群、等新媒体平
台,及时推送党建工作动态、学习资料等信息,方便党员学习交
流,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深化党建融合,助力人才发展
9.推动党建与人才政策制定融合。在制定人才政策过程中,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组织党员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
意见建议,确保人才政策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 XX 市人
才发展实际需求。将党的人才工作方针贯穿于人才政策制定的全
过程,突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汇聚 XX。
10.推动党建与人才引育用留融合。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发
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对接国内
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宣传 XX 市人才政策和发展环境,吸
引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来银创新创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
注重加强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党建元素融入人才培训课程,
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人才使用上,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在人才
留用方面,通过党组织的关心关爱,解决人才的实际困难,增强
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11.推动党建与人才服务保障融合。加强人才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