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市一高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市一高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 记在 2025 年全国“两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研讨 交流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在全国“两会”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 为我们指明了前行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 XX 市第一高级 中学的一员,我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必须 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将 其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下面,我谈几点 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深化思想认识,领悟讲话精髓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深入学习习近平总 书记在 2025 年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把握时 代脉搏、明确发展方向的关键所在。只有深刻领悟其核心要义, 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找准定位、精准发力。 (一)对教育战略地位的深刻理解。一是教育是国之大计、 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在新时代新征程, 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更加凸显。我们要深刻认识 到,教育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成才,更关乎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民 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烈的使命感,将 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二是教育是科技和人才的 支撑,是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的关键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我们 要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科技创新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人才, 让教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三是教育是促 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能够提升劳动者素质,缩小城乡、区域和群体之间的发展差距。 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教育公平,关注贫困家庭学生、 农村学生等弱势群体,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 量的教育,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二)对科技创新与教育融合的深入把握。一是科技创新是 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教育是科技创新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我们 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开设科技创新课程和 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潜能,为科技创新注入新鲜血 液。二是推动教育与科技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 我们要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 制,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 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教育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三是强 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是促进教育与科技创新融合的重要举措。 我们要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了解企业需求, 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使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 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对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清晰认知。一是教育要服 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习近平总书 记强调,经济大省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有更大担当。我 们要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关注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学生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在长三角 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战略中,教育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要加强与长三角地区、长江经济带沿线学校的交流与合作,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共同提升 教育质量,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三是积极参与援藏援 疆等对口帮扶工作,是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我们 要选派优秀教师到边疆地区支教,开展教育帮扶活动,为边疆地 区培养优秀教师,提高当地教育水平,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二、聚焦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提升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核 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对教育综合改革提出了 明确要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 一目标,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优化教育评价体系,树立正确导向。一是建立科学合 理的教育评价体系,是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坚决克服唯 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树立全面 发展的评价理念,从德、智、体、美、劳等多个维度评价学生, 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二是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激发 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要以教学质量、师德师风、教育科 研等为主要评价指标,建立多元化的教师评价机制,鼓励教师积 极参与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是强化教育评价结果的运用,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我们要将 评价结果与学生的升学、评优评先挂钩,与教师的绩效考核、职 称评定挂钩,引导学生和教师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推动教育教 学质量的提升。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丰富教学内容。一是优化课程设 置,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我们要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兴 趣爱好,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如科技创新课程、艺术课程、 体育课程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二是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要积极探索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将理 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 在学习中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三是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整 合优质教育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课程资源库, 收集和整理优秀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资源,实现 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中 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 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二 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效果。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 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 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 染力。三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我们要了解学生 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目 标和教学计划,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满足不同层次 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取得进步。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一是加强师德师 风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我们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 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