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讲稿:深入学习贯
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
神,认识理解科技创新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同志们:
举世瞩目的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聚焦国家发展大计,擘画未
来蓝图。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团组审议讨论时,多次提
到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命题,比如在江苏团,总书记强调,科技创
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在看望全国政协委
员时,总书记要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推进中
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新一轮
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
因素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
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下面,围绕“科技创新赋能中国式
现代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进行阐
释解读。
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
径”,让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更加澎湃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3
月 5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
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
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
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踏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更加需要扭住创新“牛鼻子”,下
好改革“先手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难度
最大的现代化,对物质技术基础的要求更高,必须创造高度发达
的生产力。完成这一任务,关键是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
面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一)科技创新: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科技创新
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党
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战略要求,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
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
新、人才培养。这次,总书记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要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
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我
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
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一是
探索构建多维评价体系,比如,可以将科研成果质量、实际应用
价值、团队协作贡献等纳入评价体系。多维评价体系还要兼顾各
领域各学科的不同情况,对于基础研究人才,可以侧重考量其原
创性成果;对于应用研究人才,突出横向课题经费和技术转化效
益;对于工程技术人才,则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构建
鼓励长效探索机制。比如,可以参考一些资助机构或基金推行的
“科技人才而非传统项目”的资助模式,资助优秀学者,给予
相对自由选题的权力,并实行长期滚动资助,不设阶段性考核指
标,允许科研人员根据研究进展自主调整方向。实践表明,这种
模式下的科研人员在顶尖科技期刊发表科研成果数量比传统项
目制高出不少。三是营造激发科研创新的生态环境。在管理体系
方面,探索构建以信任为前提的“放管服”科研服务模式。在人
才服务保障方面,成立人才服务专班,提高科研管理效率,为科
研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在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
大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科研设备,实现大型仪器共享,打造一
流的科研实验室、实验基地等,为他们的科研创新提供坚实的支
撑。
(二)产业创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重。“发展新质生
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
不要搞一种模式。”去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辩证指出,
“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
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一是要强化国家战略
科技力量的顶层架构。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优势资源,
优化创新生态体系,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凝聚起攻克
关键核心技术的强大合力。二是夯实基础研究根基。我国当前面
临的很多“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根源在于基础理论研究的滞
后,源头与底层的科学问题没有解决。因此,需强化高校在基
础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推进自由探索和有组织科研并重的基础
研究,鼓励开展有风险但高价值的基础研究。三是充分发挥好政
府对前沿探索和市场需求牵引的应用研究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一
方面,对未来产业等前沿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可以
通过有针对性的财政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前沿探索和科技攻
关;另一方面,对市场导向型应用研究,可以通过税收优惠、高
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政策杠杆,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三)两者融合: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科技创新是
产业创新的引擎,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舞台。二者融合的途径
是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
转化应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织演进的新时代,二者深度融合呈现双
向赋能、协同共生的新特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必须
贯彻系统观念,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充分发挥教育的
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提供充足的
智力和人才储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重在发挥企业出题人、
答题人和阅卷人功能,彻底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
济强的通道。
二、“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
共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
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
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 3 月
6 日下午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
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
国、人才强国指明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
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着眼于新征程新形势对
我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围绕如何一体推进教
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深刻阐述、
提出明确要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精辟深刻,为新时
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了前进方
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观之教育规律,从
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
为动力。察之时代形势,掌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