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财政局局长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财政局局长学习2025年全 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 开,为国家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 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财政作为国家 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 角色。身为财政工作者,我们肩负着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保障重大战略顺利实施的重任。此次中心组学习会议意义非 凡,它不仅是深化思想认识、提升政治站位的重要政治任 务,更是为我们日常财政工作提供指引的行动指南。下面,我 结合我市财政工作实际情况,就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分享 三点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把握两会精神核心要义,锚定财政工作战略方向 (一)构建和谐财政体制的时代要求。在经济发展的长河 中,我国已步入全新阶段。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这一里程碑 式的成就,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重心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过去 单纯追求速度规模,逐步转向注重质量效益。在这样的时代背 景下,构建与之高度契合的新型财政体制显得尤为紧迫。新型 财政体制要求财政政策在支出方面展现出更强的适应性。一方 面,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是维持经济稳定增长、推动各项事业 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改善,还是科技 创新投入,都需要财政资金的有力支持。另一方面,更为关键 的是要注重资金使用效能。每一笔财政资金都来之不易,如何 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解决 的问题。以我市的实际情况为例,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 收占比达78%,这一数据充分反映出实体经济正在稳步复 苏,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我们也 不能忽视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12%这一现实问题。在过 去,土地出让收入曾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之一,但随着经济 结构的调整和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这种依赖模式难以为继。这 警示我们,必须加快培育新兴财源,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在 培育新兴财源的过程中,财政政策可以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 比如,通过设立产业扶持基金,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对 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 入,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对创新创业的支持,营造良好的营 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生根。 (二)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的多维价值。一是统筹发展和安 全,保障重大项目与风险防控并行。在统筹发展和安全方 面,财政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去年,我市通过建立专 项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成功将债务率控制在85%的警戒 线内。这一举措意义重大,既保障了轨道交通三期等重大项目 的资金需求,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又有效守住 了风险底线,确保了财政运行的稳定和安全。轨道交通建设不 仅能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城市运行效率,还能带动 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然 而,轨道交通建设往往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专项债券成为了重 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在发行和使用专项债券的过程中,我们建 立了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从债券的发行、资金使用、项目建 设到后期的运营和偿债,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通过科 学合理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确保每一笔债券资金都用在刀刃 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有效防范债务风险。二是助力生 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财政 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今年,市本级单列10亿元生态补偿专项 资金,用于支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这一举措是财政促进 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体现了我市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 视。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对其进行系统治理需要 大量的资金投入。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的设立,为生态保护和修 复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这些资金可以用于开展植树造 林、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等项目,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也可以 用于支持生态产业的发展,推动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的 兴起,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三是促进社会公平,强化 财政再分配功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今年再提高8%,这 一举措通过转移支付调节区域差距,有力彰显了财政促进社会 公平的再分配功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之间、区 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存在。财政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 段,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将资金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 达地区转移,从高收入群体向低收入群体转移,缩小收入差 距,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让广大城 乡居民特别是老年人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提高他们的 生活质量。这不仅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有利于增强社会 的稳定性和凝聚力。同时,通过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 等民生领域的投入,进一步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差 距,为全体人民创造更加公平的发展机会。 二、系统落实两会部署要求,提升财政政策实施效能 (一)强化国家战略服务保障能力。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 入,助力前沿技术攻关。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 心动力。为了支持科技创新,我们将建立20亿元的“拨改 投”资金。这笔资金将重点投向第三代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前 沿技术领域,支持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攻关和创新研 发。“拨改投”模式与传统的财政拨款模式不同,它将财政资 金从无偿拨款转变为股权投资,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引导 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 用效率,还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发展资源。在第三 代半导体领域,我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 通过“拨改投”资金的支持,可以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突破 关键技术瓶颈,推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我国 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二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激发产业 发展活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 为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我们实施设备更新改造贴息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预计将带动社会投资超百亿元。在当前市场 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设备 更新改造是企业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施设备更新改造贴息政策,对企业购置先 进设备给予利息补贴,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鼓励企业加大设 备更新改造投入。这不仅能够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还能带动 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激发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活力。三是抢 抓政策机遇,精准承接国债项目。今年中央财政新增1万亿元国 债额度,这是国家为了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 重要举措。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政策窗口期,确保保障性住房 建设、“平急两用”基础设施等7个领域项目精准承接国债资 金。保障性住房建设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是重要 的民生工程。通过国债资金的支持,可以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 设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缓解住房供需矛盾,让更多 的人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应 对突发事件、提升城市应急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平时,这 些基础设施可以用于满足城市的正常运行需求;在紧急情况 下,能够迅速转换功能,发挥应急保障作用。在承接国债项目 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项目的筛选和储备,确保项目的质量和 效益;同时,要严格资金管理,确保国债资金专款专用,安全 高效使用。 (二)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一是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 革,打破支出固化格局。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是优化财政资 源配置、提高预算管理科学性的重要举措。过去,一些财政支 出项目存在固化现象,导致资金分配不合理,使用效益不高。 今年,我们已在教育、科技等5个部门试点项目库动态管理,实 现预算安排与绩效评价直接挂钩。在零基预算改革中,不再以 上一年度的支出基数为依据,而是以零为起点,对每个项目的 必要性、可行性和效益性进行重新评估和审核。通过项目库动 态管理,对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和动态调整,将绩效评价结果作 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对于绩效好的项目,给予优先保障和 资金倾斜;对于绩效差的项目,减少或取消资金安排。这样可 以有效打破支出固化格局,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建 立跨年度平衡机制,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为了应对经济社 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和长期性项目的资金需求,我们建立跨年 度平衡机制,对轨道交通等建设周期长的项目实行中期财政规 划管理。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需要长期稳 定的资金支持。通过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对项目在未来几 年的资金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和统筹安排,确保项目建设资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