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传达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举世瞩目的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
这次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对于进一步把全党全国各
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以中
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
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站位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引
领全局,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
循。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
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市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部署要求上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
到“两个维护”,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推动全
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下面,我讲几
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全国两会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
来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习近平总
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就推动科
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具
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切实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构
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深刻领会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
城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改革扩
大开放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
的动力活力。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
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坚
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高质量发展提
供坚强政治保证。
(二)准确把握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今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
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鼓舞人心、
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报告明确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部署了
九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为我们做好今年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认真
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报告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切实抓好
贯彻落实。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
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
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
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
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三)充分认识全国两会对推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全国两
会的胜利召开,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难得机
遇。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充分认识全国两会对我县发展的
重大意义,切实把全国两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要抓住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发展规划,加强项目谋划和储
备,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盘子,为我县发展赢得更大空间。要抓住政策
机遇,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用足用好政策红利,推动我
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要抓住改革机遇,坚定不移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改革,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要
抓住开放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合作交
流,不断提升我县对外开放水平。
二、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
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实施产业强县战略,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
代服务业为引领、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
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要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培育数字经济、平台
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提升粮食生产
能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绿色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要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和发展水
平。
(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
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要加
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提高科
技创新能力。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
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
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要营造良好创
新氛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弘扬创新文化,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三)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
扩大开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
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要深化国
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要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