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党委2025年一
季度抓基层党建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工作部署,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持续增强自我
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企业发展各环节,助
推公司实体化转型高质量发展初见成效。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化党建领航,筑牢政治保障根基。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思
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转型发展,充
分发挥集团党委在管党治党中的引领推动作用。一是始终坚持党建融入治理,把稳
发展方向。集团党委牢牢把握“国企姓党”这一根本要求,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
局、保落实”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市管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
意见》以及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集团本部和各级子公司全面落
实党建入章,扎实推进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架
构之中,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建立健全党委会、董事
会、经理层决策指南和运行流程图,细化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健全完善《党委
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权力和责任清单》《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
项清单》《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清单》等制度清单,明晰集团各治理主体之间、集
团总部与各子公司之间的权责边界,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运转协调、有效制
衡”的治理机制,确保集团在转型发展始终有章可循、有规可守,始终沿着正确政治
方向前进。二是始终坚持党建扎根基层,夯实战斗堡垒。集团始终坚持企业发展到
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组织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坚持动态优化调整基
层党组织,在党员人数较多的子公司设立党总支、在党员人数较少的子公司设立党
支部;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推动党员管理人员和党组织班子成员“双向进入、
交叉任职”;大力实施“双向培养”工程,不断将骨干培养成为党员、将党员培养成为
骨干;目前共成立4个党总支、21个党支部,凝聚党员399名、产生党组织班子成
员90名、培育专职党务工作者49名。通过大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建
规范化、精细化、体系化水平,确保集团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始终有党组织的引领
和保障。三是始终坚持党建锻造队伍,激发人才活力。集团党委始终坚持把思想政
治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理论武装摆在首要位置,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深
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
到 “两个维护”。同时,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围绕集团转型发展所需的业
务知识和管理能力等方面,开展培训203班次、培训6975人次,并选派6名干部在其
他市属国企兼任外部董事、10名同志到区县全职脱产驻村、5名干部到区县挂任
乡(镇、街道)班子副职、80名年轻骨干到市直部门跟班学习,不断提升党员干部
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确保在推动集团实体化转型上有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
障。
(二)强化党建赋能,驱动生产经营升级。坚持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
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集团党委
在生产经营中的引领推动作用。一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生产,保障稳定运行。集团
党委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把推动
项目建设作为助推转型发展的主抓手和强支撑。建立健全生产经营监测预警机
制,对重点项目、关键业务指标进行实时跟踪,对项目进度、成本支出、营收情况
等进行动态监控。强化内部协同,整合集团资源,打破子公司之间的壁垒,实现资
金、技术、人力等要素的高效配置。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党员职工带头冲锋在
前,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始终
坚持党建助力化债,防范债务风险。集团党委秉承“化债也是政绩”理念,坚持“一债
一策”,综合运用一揽子政策工具,妥善化解存量债务、严防新增债务、兑付到期债
务,牢牢守住了“不暴雷”“不冒泡”的底线红线。组织党员职工带头勇挑重担,积极与
金融机构沟通协调,争取更有利的融资条件,通过债务展期、利率调整等方式,降
低融资成本,为企业减轻债务负担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党员
监测岗,对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