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县委2025年第一季度意识形态工作研判分析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县委 2025 年第一季度意识形态工作研判分析 报告 2025 年第一季度,我县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 展形象”使命任务,结合春节返乡潮、全国两会等关键节点,通 过“田间问计、车间听音、网络巡查”三维研判,梳理意识形态 领域“春耕图谱”。现将研判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态势:稳中有进,“三个高地”筑牢思想根基 (一)理论武装“耕好责任田”。建立“县委理论学习中心 组+基层宣讲小分队+云端微课堂”三级学习体系,一季度开展专 题学习 6 次,县领导带头到乡镇、企业宣讲 28 场次。创新“屋 场夜话”理论宣讲,在 176 个行政村开展“围炉话两会”活动, 收集群众“思想账单”127 条。如**镇通过“板凳课堂”解读一 号文件,现场解决村民土地流转疑虑,相关视频全网播放量超 50 万次。全县党员干部理论测试优秀率达 92%,“学习强国”人 均积分居全市第一;农村党员冬训参训率 98.7%,较去年提升 6 个百分点。 (二)舆论引导“守好主阵地”。构建“1+8+N”融媒体矩 阵(1 个县级融媒体中心+8 个重点领域新媒体+N 个村社群),一 季度发布正能量稿件 2100 余篇,处置网络舆情 43 起,同比下降 22%。针对春节期间“天价彩礼”“宗族攀比”等杂音,推出“新 风润乡”系列报道,曝光反面案例 12 起,推广**村“零彩礼” 婚礼等正面典型,相关话题登上省级热搜榜。在全省率先建立 “舆情地图”,实时监测 12 个重点乡镇、5 大工业园区的网络情 绪。如**工业园区通过“车间微党课”提前疏导员工薪资疑虑, 避免群体性舆情发生。 (三)文化铸魂“育好精气神”。实施“文化润心”工程, 举办“我们的节日・春节”系列活动 237 场,惠及群众 15 万人 次。打造“红色文艺轻骑兵”,将本地革命故事改编成采茶戏《桐 花谣》,在 14 个乡镇巡演 32 场,观众自发录制“弹幕式”观后 感,形成“台上唱戏、台下共鸣”的生动局面。**村利用闲置祠 堂建成“乡愁记忆馆”,成为网红打卡地,带动乡村旅游收入增 长 40%。 二、风险隐患:暗流涌动,“四个短板”亟待破题 (一)基层“神经末梢”感知弱。一季度调研发现,23%的 村(社区)意识形态工作台账“老三样”(会议记录、学习笔记、 标语照片),7 个偏远村存在“理论学习空白户”。**镇**村老党 员反映:“手机不会用,报纸送不来,政策像‘隔山听’。”个别 村干部对“微信群里的牢骚话”视而不见,导致**村土地流转谣 言发酵 48 小时才处置。 (二)网络“虚拟战场”防控难。监测显示,一季度涉县网 络舆情中,35%为“民生诉求转意识形态”问题,如**镇垃圾清 运不及时引发“干部不作为”炒作。值得警惕的是,个别自媒体 借“乡村振兴”之名,编造“撤村并居强迫搬迁”等虚假信息, 某短视频账号 3 天涨粉 8000 人,造成不良影响。此外,3 起高 校返乡学生参与“历史虚无主义”话题讨论,暴露青年群体思想 引导短板。 (三)新兴领域“思想真空”存盲区。全县 327 家规上企业 中,仅 41%建立党组织,2 家外资企业存在“重生产、轻思想” 现象,员工宿舍出现宗教类传单。**物流园货车司机反映:“跑 车累了想找个‘精神驿站’,但园区连个读书角都没有。”农村 “空心化”导致 21 个行政村“红白理事会”名存实亡,个别地 方宗族势力借“修族谱”渗透基层治理。 (四)干部“斗争本领”有差距。县直单位意识形态专题培 训覆盖率仅 65%,乡镇宣传委员中 3 人未从事过意识形态工作。 在处置**镇“大棚房”舆情时,个别干部存在“捂盖子”心态, 导致舆论升级。问卷调查显示,42%的干部对“如何辨析历史虚 无主义新表现”“怎样引导网络大 V”等问题缺乏有效方法。 三、原因剖析:深挖根源,“三重矛盾”交织叠加 (一)思想认识“温差”——“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 部分基层党组织将意识形态等同于“贴标语、搞活动”,未建立 “风险研判-责任落实-考核问效”闭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