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委党委关于清廉国企暨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企党委党委关于清廉国企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
精神,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以“政治领廉、
制度固廉、监督护廉、文化育廉”为主要内容,推进清廉国企
暨党风廉政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为公司
高质量发展注入“廉动力”,清廉国企暨党风廉政建设取得阶
段性成效,公司成功获评全市“清廉国企暨党风廉政建设先进
单位”称号。
一、坚持政治领廉,聚集中心把准“总引擎”
(一)强化政治引领。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贯穿于清廉国企
暨党风廉政建设全过程,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委会的“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的“第一主题”、党支部学习的“第一任务”。建立“第一议
题落实督办台账”持续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
话重要指示精神,细化目标、分解任务,明确职责,紧盯落
实。高标准开展主题教育和党纪教育,坚持以中心组引领学、
支部集中深入学、干部读书会交流学、微党课视频大赛、案例
通报警示教育、集体廉政谈话、深化实践课题研究破解改革发
展难题等形式为载体,切实以党的理论创新指导实践、推动工
作,引导领导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增强做到“两个维
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
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稳步完成年度指标任务,以良好工
作成效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强化政治监督。聚焦“国之大者”,不断增强监督的
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紧盯“一利五率”目标,围绕改革
专项工程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市场机制深化创新、安全
生产责任落实等重点任务开展靶向监督。聚焦围绕提高核心竞
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将公司重大决策执行情况、重要工作落
实情况、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等作为监督着力点。聚焦党章党规
党纪执行情况、党内政治生活的监督,及时发现着力解决“七
个有之”问题,严明政治规矩、规范工作程序。制定《深化整
治“靠企吃企”问题禁令》,进一步划定“红线”“底
线”,强化刚性约束。
(三)强化责任担当。制定《纪委监督同级党委及班子成员
实施办法(试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党
委、纪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会商实施办法》等制
度规定,进一步厘清责任边界。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中,党委
履行主体责任、纪委履行监督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
双责”。公司及时召开党委会专项研究讨论党风廉政建设及反
腐败工作,强化工作融合,推动具体工作落实,做到与业务工
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党委定期听取纪委工作汇报、定
期开展工作会商,全面支持纪委有效开展工作,做到年初
有“工作要点”、月度有“重点工作推进计划表”、季度
有“检查考核”、年终有“述职述廉评议”,打通责任“最后
一公里”,真正做到“四种责任”同时压实、共同发力。
二、坚持制度固廉,建章立制筑牢“防火墙”
(一)依规依纪规范行使权力。牢牢抓住制度建设这条主
线,针对监督检查、巡视巡察、审计等发现的重要和普遍性问
题,坚持举一反三,注重源头治理,督促补齐制度短板、堵塞
管理漏洞、规范自由裁量权,减少设租寻租机会,加强对权力
运行制约和监督。坚持权责透明,推动用权公开,修订完
善“党务公开”“厂务公开”制度,细化公开内容、明确时间
范围,确保责任到人,监督整改闭环。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制
度,充分发挥廉政谈话提醒作用,建立起融制度约束、日常教
育、内部治理、监督提醒于一体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
(二)真抓严管确保制度执行。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执行
力,将制度执行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督查、考核重要内容,真
正让制度长牙带电、有刚性。加大问责力度,建立“红黄
牌”预警问责制度,将“事后问责”转向“事前预警”,针对
干部在政治表现、工作履职、担当作为、品德作风等方面存在
的尚未构成违纪违法的问题和不足,给予记“黄牌”预警或
亮“红牌”问责。同时,给予提醒谈话、 批评教育、诫勉谈话
或组织处理等方式,以示警诫。通过精准发力、靶向纠治,防
止“小毛病”演变成为“大问题”,致力于消除干部“不作
为、慢作为、不善为”的问题,督促和激励干部作风坚实、执
行有力。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对群众举报的问题线索紧盯
不放、一抓到底,深入开展核查。坚持“一案双查”,既查当
事人责任又追究相关领导和组织责任,加大对履行主体责任、
监督责任和管控责任中失职失责人员的处理力度。坚持问题导
向,深化标本兼治,针对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来的管理问
题,深究根源,及时完善制度、消除盲区,织密制度的笼子。
三、坚持监督护廉,提升质效念好“紧箍咒”
(一)聚焦重点推动监督落地。落实“一把手”和领导班子
监督“十必严”措施,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加强对公司“三
重一大”事项决策和执行过程监督,推动决策行为不断规范。
参与重要人事安排初始酝酿,坚持对拟提拔干部进行廉政考
察,强化对选人用人过程的监督,规范审慎回复党风廉政意
见,防止“带病提拔”。全面落实谈话制度,常态化、分类分
层与监督对象开展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