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两会快评:把“蛋糕”分给员工,为这样的共创共富理念
点赞 ..............................................................................32
13.看热词·说两会丨今日热词:“稳” .............................34
14.两会快评:信心就是力量 ..........................................36
15.两会红评丨读懂经济与民生的双向奔赴 ..................37
16.两会快评:走进“两会时间”,播撒春的讯息 ..........40
17.两会时评:手牵手,大步走! ..................................42
18.春天里的盛会,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43
19.“投资于人”首入政府工作报告有深意 ......................46
20.两会“民生账本”,细数“加减乘除”里的幸福感 .......47
21.两会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巨大优势 ......................49
两会热评: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体现民生温度
3 月 5 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
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
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所谓学前教育,就是义务教育之前的阶段,包括幼儿园、托
班等等。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截至 2024 年,我
国学前教育在园幼儿 3584 万人。针对学前教育,去年政府工作
报告中的表述是“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从原则性的“普
惠”,到更加直接、明确的“免费”,折射出国家对学前教育将倾
注更大的投入,其公益性的定位也更加清晰。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学习的
开端,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之前,
有网友就抱怨,一些幼儿园巧立名目收费,甚至出现幼儿园强制
订高价毕业证、毕业照等现象。民办幼儿园过度逐利、师资专业
化不足等问题也屡受诟病,增加了家长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减少家长负担,
缓解家庭“育儿焦虑”,这种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受到巨大的
关注毫不意外。就在几天前,全国人大代表庹庆明接受媒体采访
时表示,建议探索建立免费学前教育制度。话音未落,政府工作
报告就直接给出了信号,这种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互动感”
令人欣喜。
当前,人们其实已经不满足于“有园可托”“有学可上”,而
是对教育质量、儿童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免费学前教育
政策的实施,意味着有关部门将通过经费保障、标准制定和师资
培训等手段,规范行业生态。比如,建立中央与地方分档分担的
经费机制,既能确保财政可持续性,又能引导地方提升教育质量;
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幼教领域,则有助于打破“低薪低质”的恶性
循环。这种“普惠—优质—免费”的递进逻辑,有望让学前教育
从“有学上”迈向“上好学”,让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民生实惠。
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发放育儿补贴,到推动建设安全、
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一系列有关教育、养老、住
房等领域的“民生大礼包”,都积极回应了群众关切的话题,彰
显了民生温度,有着振奋人心的作用。回应民生关切、破解社会
痛点、主动构建制度保障,从局部试点到全局谋划,每一步都紧
扣时代脉搏。接地气的政府工作报告,生动诠释着何为“民生为
大”;细致务实的“民生礼包”,托起了人们稳稳的幸福。
两会快评:从三个维度读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
告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对全球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保持在 30%左右”“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 5%左右”“坚
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3 月 5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
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回顾过去
一年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对今年工作作出部署。
政府工作报告是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全面梳理和前
瞻性部署。可以说,读懂政府工作报告,就是读懂未来一年的努
力方向。那么,2025 年怎么干?我们应该如何读懂今年的政府
工作报告?
首先要读懂“目标”。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什么设定在
5%左右?这是对我国经济形势以及发展趋势的科学研判,也来
自过去一年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经验总结。回顾 2024 年我国经
济发展的“成绩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34.9 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