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两会精神专题党课:以党建为引领,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志们:
2025 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
开的重要会议,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全
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今天,我以“2025
年两会精神专题党课:以党建为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
题,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一、两会聚焦,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导向,对于稳
定经济增长、推动结构调整、防范化解风险具有关键作用。
(一)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年财政赤字率拟按 4%左右
安排,这一举措释放出强烈的积极信号。从规模上看,赤字规模
的扩大意味着政府有更多资金用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例如,通
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仅能够直接带动投资增长,还
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撑。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新建
的高速公路、铁路等,能够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区域间的经济交
流与合作;水利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助于保障农业生产,提高农
业抗风险能力。在支出结构上,更加注重民生保障和消费提振。
提高城乡退休人员职工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增加居民
转移性收入,这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了居
民的消费能力。同时,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投入,
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让居民敢于消费。如在教育领域,改善学
校的教学设施、提高教师待遇,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
高素质人才;医疗领域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提高医
疗服务的可及性,让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在支持经济发
展方面,财政政策也有新举措。对科技创新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政策,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就业。比如,设立专项扶持资
金,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中小企业进行
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增强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灵活
性和前瞻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降准、降息等手段,降
低企业融资成本,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金融环境。降准可
以增加银行的可贷资金,提高金融机构的资金配置能力,使更多
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降息则直接降低企业的贷款利息支出,减轻
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货币政
策精准发力。加大对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推动
产业升级。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银行提供专项贷款,支持企
业进行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给予优惠利率贷款,助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提升市场份额。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
务方式,如开展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解决小微
企业融资难题,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三)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的意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
同配合,能够形成政策合力,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在经济
下行压力较大时,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支出、减少税收等方式刺激
经济增长,货币政策通过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和降低融资成本,为
财政政策的实施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两者相互促进,避免政策
冲突,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在扩大内需方面,财政政策通过发放
消费券、补贴等方式直接刺激消费,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利率、增
加信贷投放,支持居民购房、购车等大额消费,共同推动消费市
场的繁荣。在支持产业发展方面,财政政策通过专项资金、税收
优惠等支持产业升级,货币政策通过信贷引导资金流向新兴产业,
共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在制定区域经济
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导向。积极争取
上级财政资金支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项目。加强
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推动本地经济发展。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向企业宣传国家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优惠,吸
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
二、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融合
两会强调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
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加快组织实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
项目。这对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重要性。新质生产力是基于科技
创新和生产方式变革而产生的新型生产力,它代表着更高的生产
效率、更优的产品质量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
下,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
据优势地位。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
用,正在深刻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在制造业
中,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服务业中,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需
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二)科技创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科技创新
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加大研发投入是提高科技创新
能力的基础。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加大对科研的投入,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税收优惠等方式,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企业要树立创新意识,将研发投入作为
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吸引高素质
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加强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回国创业,
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例如,一些高校设立了人工智能、量
子计算等新兴学科专业,培养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各地政府出
台人才政策,为高端人才提供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惠,
吸引人才落户。
(三)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的相互促进。产业升级是新质
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又为产业升级提供动
力。传统产业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模式,实现转型升级。在纺织
行业,采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管
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在钢铁行业,利用大数据分析
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源消耗,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