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在2025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在 2025 年全市民政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 2025 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首先,我谨代 表局党组向长期奋战在民政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过去 一年,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社会 保障、养老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成绩属于 过去,挑战仍在眼前。面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基层治理压力增大、 群众需求日益多元等新形势,我们必须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 决战”的姿态,奋力书写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下 面,我围绕“强基础、优服务、促改革、保民生”四个维度,就 做好今年重点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夯实根基筑牢民生保障网,正视挑战锚定发展新坐标 2024 年,全市民政系统聚焦“兜底线、保基本、优服务” 核心任务,实现了“三个显著提升”: 一是民生兜底能力显著提升。全年累计发放救助资金 XX 亿 元,惠及困难群众 XX 万人次;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 主动发现、精准帮扶 XX 户家庭;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覆盖率达 100%,“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二是养老服务质效显著提升。建成社区嵌入式小微养老服务 机构 XX 个,新增护理型床位 XX 张,医养结合覆盖率突破 85%;“家庭养老床位”试点惠及 XX 户失能老人,智慧养老平 台注册用户超 XX 万人。 三是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完成 XX 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 提档升级,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XX 家,社区协商议事覆盖率达 98%;“五社联动”机制在矛盾化解中作用凸显,相关经验被民 政部推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市民政工作仍存在 “三个短板”: 一是供需匹配不够精准。养老服务领域“城区一床难求、农 村资源闲置”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未成年人保护、残疾人康复等 专业服务供给不足。 二是基层基础依然薄弱。部分社区工作者待遇偏低、职业认 同感不强,村(居)民自治活力有待激发,社区减负增效需持续 发力。 三是创新驱动尚未充分。智慧民政应用场景不够丰富,社会 慈善资源动员不足,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作用未充分释放。 二、精准施策打造服务升级版,创新驱动激发发展新动能 2025 年,全市民政工作要围绕“一老一小一残”重点群体, 实施“四大攻坚行动”,推动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跨 越。 (一)实施“银发幸福”提质扩容行动 在中心城区试点“社区养老综合体”,整合日托、助餐、医 养等功能;推动农村敬老院转型升级,年内新建区域性养老服务 中心 XX 个。开展养老护理员“学历+技能”双提升计划,培训 专业人才 XX 名;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建立志愿服 务激励回馈机制。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推动医 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双向转诊”,实现“养老床位+医疗床位”一 键转换。 (二)实施“护苗成长”精准关爱行动 建立未成年人保护“一站式”服务窗口,实现乡镇(街道) 全覆盖;推广“童伴妈妈”项目,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慰藉、课 业辅导等支持。开展“合格家长”公益课堂,对困境儿童家庭实 施“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探索建立强制亲职教育制度,对失职 监护人进行干预。 (三)实施“残障融合”赋能发展行动 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订单式”培训,年内新增辅助性就业 基地 XX 个;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对超比例安置企 业给予社保补贴。推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领域无障碍设施改造, 开展“信息无障碍”专项行动,确保政务网站、APP 适老化、适 残化率达 100%。 (四)实施“智慧民政”赋能增效行动 整合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婚姻登记等数据资源,实现“一 网通办、一屏统管”;推广“AI 助老顾问”机器人,为独居老人 提供 24 小时远程监护。深化“区块链+慈善”试点,建立捐赠信 息可追溯系统;推广“社区云议事厅”,实现群众诉求“接诉即 办、未诉先办”。 三、破除壁垒构建多元共治格局,激发活力释放发展新潜力 民政工作事关千家万户,必须坚持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聚 合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治理共同体。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在养老服务领 域推行“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设施建 设运营;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