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专题党课讲稿:加
强作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同志们:
根据安排,现在由我为大家讲授一堂关于纪律作风建设的党课,我讲的主题
是“加强作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将其作为行动指南和工作遵循,确保在新时代新征
程中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通过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
神的学习教育,要让广大党员干部能够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
一步提高对作风建设的认识,增强作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执行中央八项
规定,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使党员干部能够自觉对照作
风建设的要求,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切实加以整改,以良好的作风推动全县各项
工作取得新成效,为我县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下面,我主要从4个
方面同大家交流。
一、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
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
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
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
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
(一)从党的形象塑造角度来看,党的作风就是党的一张“名片”。作风优
良,党在人民群众心中就是一支纪律严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队伍。革
命战争年代,无数党员干部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格执行,不
拿群众一针一线,睡马路、啃干粮,正是靠着这样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
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老百姓心甘情愿地为党送粮送衣、掩护伤员,成
为党坚实的后盾。在和平建设时期以及当下的新时代,如果党员干部们能够秉持求
真务实、勤勉敬业的作风,在工作中不推诿、不敷衍,脚踏实地地为地方谋发展、
为群众解难题,那么党在人民心中就是有担当、可信赖的引领者形象。相反,一旦
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诸如只重表面文章、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等情
况,就会极大地损害党的形象,让群众对党产生质疑与疏离感。
(二)从人心向背的角度而言,党的作风建设直接决定着能否凝聚起最广大人
民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不断取得胜
利。当党员干部们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切实关心群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
死等切身利益,以良好的作风将党的温暖传递给每一个人,群众就会感受到党是和
他们站在一起的,从而愿意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与到国家建设的各项事业中来。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数百万党员干部扎根乡村地区,风里来雨里去,帮助群众发
展产业、改善生活条件,用扎实的工作作风换来了乡村旧貌换新颜,也让群众对党
充满感激,更加坚定地跟着党走。反之,若作风不正,漠视群众需求,就会失去民
心,导致党和群众之间出现隔阂,使党的事业失去力量源泉。
(三)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来讲,良好的作风是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
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作风建设始终是党的建
设的重要内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延安整风运动对党的思想作风、学风、文
风进行了整顿,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
以整顿文风。通过整风运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让干
部的思想得到了极大解放,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
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党也始终重
视作风建设,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反对各种不良作风,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
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在科技创新领域,需要党员
干部秉持科学严谨、勇于探索的作风,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才能让我
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只有有着真抓实干、久
久为功的作风,才能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在经济发展上,靠的是党员干部
有着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作风,去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平稳
健康发展。倘若作风漂浮、敷衍塞责,面对复杂的发展难题就会裹足不前,错过发
展机遇,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进步步伐。
(四)从当前的形势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处于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各种风险挑战不断涌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强党的
作风建设显得尤为紧迫,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之以恒地抓好作风
建设,只有加强作风建设,才能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人
民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要推
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都需要以优良的作风作保障。只有加强作风建设,才能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
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才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
性。
(五)从个人发展来看,作风建设关系到党员干部的个人形象和成长进步。一
个作风优良的干部,必然是一个思想坚定、工作勤奋、廉洁奉公的干部,这样的
干部更容易得到组织的认可和群众的拥护,在职业生涯中也更容易取得成就。相
反,一个作风不良的干部,即使有一定的能力,也难以得到组织和群众的信任,最
终会影响自己的发展。这些年,县上对作风优良、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进行了提拔
重用,而对那些作风不实、存在问题的干部进行了严肃处理,这也充分体现了作风
建设对党员干部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二、作风建设的内涵
作风建设,有着深刻且丰富的内涵,涵盖了思想、工作、生活等多个层面,体
现着党员干部乃至整个党组织的精神风貌、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作风建设主要
包括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思想作风是人们在思维方
式、思想观念上表现出来的行为取向和特点,它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
工作作风是人们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包括工作态度、工作方法、
工作效率等方面。领导作风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风格,它
关系到领导的权威和影响力。生活作风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和
道德品质,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为我们
清晰地照亮了加强作风建设的关键路径,彰显出作风建设在新时代的重要要求与核
心要义。
(一)从思想层面来看,作风建设的内涵首先体现为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和理
念。中央八项规定强调要改进调查研究,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要
求。党员干部不能浮于表面、凭主观臆断去决策,而要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实际、
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掌握一手资料。这就意味着摒弃形式主义的思想,不搞
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而是以实事求是为导向,让思想扎根于现实土壤,切实为
解决实际问题去思考、去谋划。例如,一些部门存在调研走马观花的情况,事先安
排好路线、选好“样板”,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脱离实际。而遵循中央八项规定的要
求,党员干部端正思想,真正带着问题、带着诚意去调研,才能让政策制定更贴合
群众需求,更利于地方发展,这就是思想作风建设在实际行动中的展现。
(二)从工作层面来看,作风建设意味着高效、廉洁、担当的工作态度与方
式。中央八项规定中对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等有着明确要求,这旨在整治
文山会海等不良现象,让党员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真抓实干上。减少不必
要的会议和文件,能够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忙碌,使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同
时,严格规范公务接待等规定,有力地遏制了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等奢靡之风,塑
造了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以往一些部门接待超标准、讲排场,不仅浪费了大量
的公共资源,还容易滋生腐败问题。而如今按照规定执行,工作中处处体现廉洁自
律,既节约了资源,又提升了工作的公信力。并且,在面对工作中的难题时,党员
干部要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而不是推诿扯皮,这也是作风建设在工作中的重要体
现,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践行,通过扎实的工作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三)从生活层面看,作风建设关系到党员干部的生活纪律和道德操守。中央
八项规定对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的强调,延伸到生活中就是倡导简约、健康、自律
的生活方式。党员干部不能追求奢靡享乐,不能在生活中沾染不良嗜好,要时刻牢
记自己的身份和肩负的责任,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一个在生活中注重自身修
养、保持廉洁自律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也更能坚守原则,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相
反,若生活中铺张浪费、追求低级趣味,很容易在工作中也出现作风问题,进而影
响整个干部队伍的形象和公信力。
同志们,中央八项规定全方位地对党员干部的行为进行规范,深刻地诠释了作
风建设的内涵,从细微处入手,却有着深远影响,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