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课讲稿:以学查改之笔绘就民政清风画卷,以作风建设之魂筑牢为民服务根基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课讲稿:以学查改之笔绘就民政清风 画卷,以作风建设之魂筑牢为民服务根基 同志们: “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中央八项规定 犹如新时代作风建设的“宣言书”,为全党树立了“严”的标 杆、指明了“实”的方向。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 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就是要 以“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为遵循,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 民政领域落地生根,以优良作风书写新时代民政工作的“为民答 卷”。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 流。 一、廓清认知迷雾,把握基层作风建设的“时”与“势”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更是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 石”。当前,全市民政系统正处于深化改革、服务民生的关键 期,既面临着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社会救助精准化等发展机 遇,也需应对“四风”问题隐形变异、制度执行“中梗阻”等现 实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民政工作直接服务困难群众、特 殊群体,作风问题不仅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更会寒了百姓的心。 唯有以“刮骨疗毒”的决心直面问题,才能确保民政事业始终沿 着正确方向前进。 (一)“四风”问题树倒根存,需警惕“旧弊未除、新疾又 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以“改头换面”的姿态潜藏于民政工 作各环节。在政策落实中,有的同志对上级文件“依样画葫 芦”,缺乏结合XX实际的精准施策;在服务群众时,存在“重流 程轻实效”现象,将精力耗费于台账整理、报表填报,却忽视了 群众的真实需求。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则穿上“隐身衣”,违规收 送电子礼品、“隔空”操办婚丧事宜等问题时有端倪,这些行为 看似“小事”,却如“温水煮青蛙”般侵蚀着民政队伍的先进性 和纯洁性。 (二)制度执行“肌无力”,需破解“牛栏关猫、落而不 实”困局。近年来,市民政局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定了多项 制度规范,但在基层执行中仍存在“温差”“落差”“偏差”。 部分基层单位对养老服务机构监管制度执行不严,导致安全隐患 排查流于形式;社会救助领域的动态复核机制落实不到位,造 成“错保”“漏保”问题偶有发生。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若 对制度缺乏敬畏之心,再好的制度也会沦为“稻草人”。 (三)“微腐败”侵蚀公信力,需根治“蝇贪蚁腐、祸国殃 民”顽疾。民政领域资金量大、政策性强,基层“微腐败”直接 啃食群众获得感。在低保审批中,个别工作人员优亲厚友、吃拿 卡要;在慈善捐赠环节,存在截留挪用、暗箱操作等乱象。这 些“小官巨贪”现象,虽发生在群众“眼皮底下”,却严重损害 了民政系统的公信力,必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 二、汲取政治智慧:领悟中央八项规定的“谋”与“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开创了全面 从严治党新局面。这些宝贵经验为民政系统作风建设提供了科学 方法论,我们要深刻领会其中的政治智慧,将其转化为推动工作 的强大动力。 (一)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找准民政作风建设 的“发力点”。“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中央八项规定从调研 接待、会议文件等具体问题抓起,以“小”的突破推动“大”的 变革。对民政工作而言,就是要从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入 手——优化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互助机制,细化困境儿童精准 保障措施,规范社区居委会“万能章”治理等,通过解决一个个 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作风建设带来的新 变化。 (二)以“钉钉子”精神抓常抓长,构建常态长效的“推进 器”。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市民政局 连续多年开展“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月”活动,建立“每周一 调度、每月一通报”制度,正是“抓常抓细抓长”的生动实践。 我们要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民政业务全流程,建立健全常态 化监督检查机制,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让严的基调、实的 作风成为民政系统的鲜明标识。 (三)以制度创新扎紧“笼子”,筑牢正风肃纪的“防火 墙”。“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党中央通过修订《中国共产党 纪律处分条例》、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等,将作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市民政局近年来先后制定 《XX市民政系统财务管理办法》《政府采购内控操作规程》等制 度,有效防范廉政风险。下一步,要针对智慧养老平台建设、慈 善信托监管等新兴领域,及时完善制度设计,确保权力在阳光下 运行。 (四)以“标本兼治”深化治理,铲除作风问题的“病原 体”。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需从思想和制度两端发力。 市民政局持续开展“民政讲堂”“廉政警示教育月”活动,引导 党员干部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同时,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社会救 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从技术层面压缩“微腐败”空间。我 们要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既治“已 病”又防“未病”,实现作风建设从“不敢腐”向“不想腐”的 根本转变。 (五)以人民满意为“试金石”,校准民政工作的“坐标 系”。“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中央八项规定的 根本落脚点是赢得群众信任拥护。民政工作要始终把群众满意度 作为衡量作风建设成效的核心指标——在社区治理中,推行“群 众说事、干部解题”工作机制;在殡葬服务领域,开展“阳光服 务、绿色殡葬”专项行动;在社会组织监管方面,建立“双随机 一公开”抽查机制,让群众成为作风建设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受 益者。 三、践行“学查改”贯通:激活作风建设的“魂”与“能”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中央办公厅明确要求“一体 推进学查改”,这为我们提供了行动指南。全市民政系统要 以“学”铸魂、以“查”破题、以“改”促建,推动作风建设与 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一)“四学”联动强根基,让理论武装“入脑入心”。一 是学党章党规,明纪律红线。组织党员干部逐字逐句学习《中国 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对照中央八项 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列出民政系统“负面清单”,确保每名 干部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二是学党的历史,汲奋进 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