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我市农村电商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我市农村电商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农村电商异军突起,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每年以 超过 10%的增速快速增长,农村电商已成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的重要引擎。我市农村电商经过多年发展,在带动乡村特色产业 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仍存在 农产品供需两端不匹配、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电商从业人才不 专业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农村电商发展,市委政研室开展 了专题调研,提出了工作建议。 一、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特点 我国农村电商市场已进入平稳增长期。据商务部大数据监测, 2023 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 5870.3 亿元、同比增长 12.5%, 预计 2024 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将再创新高,超额实现《2024 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提出的 6300 亿元目标。当前,我国 农村电商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政策系统化。我国农村电商政策保持较好的连续性和 稳定性,中央一号文件自 2014 年起连续 11 年对农村电商作出部 署,相关配套文件围绕农产品生产供给、产销对接、物流仓储设 施、金融服务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农村电商政策扶持体系基本 形成。在农产品品牌培育方面,鼓励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 品网络销售竞争力。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支持农村宽带网络、 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电商发展奠定基础。在电商人 才培养方面,鼓励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提高农民电商知识和 技能。在电商平台建设方面,鼓励电商平台下沉农村市场,拓 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在资金支持方面,提供财政补贴、贷款贴 息等资金支持,降低农村电商创业成本。在前期众多政策红利持 续释放下,2024 年 3 月,商务部等 9 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农村 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用 5 年时间,在全国培育 100 个左右农村电商“领跑县”,培育 1000 家左右县域数字流通 龙头企业,打造 1000 个左右县域直播电商基地,培育 10000 名 左右农村电商带头人,基本建成设施完善、主体活跃、流通顺畅、 服务高效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 (二)业态多元化。在数字技术驱动下,农村电商覆盖内容 更加多元、场景愈加丰富,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社区团购等新 业态新模式不断创新发展。直播和短视频电商发展势头良好。本 土乡村网红达人、优质的三农创作者和地方政府部门通过直播间 和短视频分享乡村美食、美景和日常生活,带动农产品对外销售。 据相关平台数据显示,抖音上粉丝量过万的三农创作者已超4万, 其中,TOP20 的乡村博主都开通了直播带货功能。快手上平均每 2.2 秒就有一场三农直播,直播日均观看时长超过 300 小时。内 容电商新模式兴起。2021 年,以“兴趣电商”、“信任电商”为 代表的内容电商创新模式不断涌现,拓宽了农货出村进城的新路 径。“兴趣电商”即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真实的农货 种植、采收、加工环境为场景,吸引感兴趣的人关注,激发其潜 在对农产品的购买兴趣,从而提高电商转化率和用户粘度。比如, 在 XX 县,当地农村电商 X 通过拍摄短视频,全方位展示散养 鸡的生活环境,累计出售土鸡蛋 2000 余万枚,曾因交通闭塞而 销售受阻的优质绿壳鸡蛋,位列抖音电商鸡蛋品类复购前列。 “信任电商”即以“熟人关系+服务生态”发展信任经济,快手 电商通过打造“信任购”标识,不仅有与品质相关的假一赔九、 官方保真、坏果包赔、180 天质保等内容,还有退款不退货、退 货补运费的保障,打造消费者闭眼下单的信任体系,实现新客敢 下单、熟客高复购。快手电商信任升级发布会上通报,“信任购” 推行以来,快手电商新用户复购率提升 10%,开通信任权益的 店铺复购率提升 20%,享受过“退款不退货”的消费者下单意 愿增长超 20%。社区团购占领风口。社区团购在重塑农业供应 链价值链上作用持续释放。一方面,创新推出“以销定采”模式, 即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与社区团购平台合作,按照平台预先提供的 订单信息及时调控农产品采摘、加工和配送等环节,实现农鲜即 时配送,有效化解农产品库存过剩、损耗率高等问题。另一方面, 催生县域生鲜消费新热点,即社区团购利用预售模式聚合订单, 实现规模化、高效率供需匹配,低成本带动生鲜触达下沉市场, 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海鲜走上百姓餐桌, 有效弥补县乡市场的生鲜供给缺口。比如,美团优选数据显示, 今年 9 月,来自全国 23 个省(区、市)、超过 900 个县城的消费 者,通过美团优选消费掉了 50 万只大闸蟹。比如,X 作为全国 重要的芹菜种植地,通过淘菜菜平台提供的具有较强确定性的订 单,让芹菜可以在地里采摘后的 24 小时内直达居民餐桌,芹菜 耗损率由 16%降至 5%,客诉率也降至 3%以下。 (三)产品品牌化。一些地方借助标准化生产、严格品控、 创新包装设计、完善溯源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提升 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通过展示种植过程、农夫风采、产品特色 等,讲述好农产品背后的故事,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信 任感。比如,X 县与阿里数字乡村合作打造“X”、“X”区域公 用品牌并备案到阿里巴巴知识产权平台进行品牌保护,通过“专 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供货方式在盒马线上线下渠道 进行营销推广,并依托阿里健康“码上放心”追溯平台为每一盒 “象山红美人”配备“身份 ID”,帮助柑橘实现平均售价 50 元 /公斤,高端红美人售价 120 元/公斤以上,促进品牌农产品优 质优价,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四)产业融合化。农村电商产业协同效应逐步显现,一些 地方利用网络直播、在线旅游、在线外卖、微信小程序等多元化 电商渠道,在线整合本地特色农货、农副产品、文化旅游、餐饮 住宿等资源,打造地方特色乡村文旅超级 IP,实现农商旅产业 融合和产业增收的综合效应。比如,X 市 X 县与抖音合作推广 乡村旅游品牌,发起“X”抖音短视频挑战赛,相关话题在抖音 视频播放量超过 6.7 亿次,农产品订单突破 200 万单,带动国庆 期间游客同比增长近两倍。 (五)主体年轻化。拼多多发布的“新新农人”(95 后、00 后涉农商家)成长报告显示,平台“新新农人”数量已超过 12.6 万人,在涉农商家中的占比超过 13%,其数量在两年内增长了 近 10 万人,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95 后逐渐成长为农村电商创 业带头人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与父辈相比,具备互联网思维,善 于运用短视频、直播、智慧溯源等电商新业态及数字化工具,懂 得对农户品通过赋予故事或意义、个性化包装等方式进行商品化 处理,善于把村民组织起来抱团取暖、合力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