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建成科技强国,时不我待!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建成科技强国,时不我待!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 路。 2024 年 6 月 24 日,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一场科技盛会——全国科技大会、国 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 书记出席大会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 讲话,深刻总结了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重要 经验,精辟论述了科技创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 年奋斗目标伟大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系统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快建 设科技强国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为做好新时代科技工作指明 了前进方向。 现在,距离 2035 年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 10 年时间。 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责任重大、使命 光荣,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 目标奋勇前进》这篇重要讲话精神,树雄心、立壮志,冲锋在前、 勇挑重担,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命感,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 伟目标奋勇前进! 如何理解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大势、总结历史经验,立 足当前、着眼长远,确立了建设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建设科 技强国,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的必然选 择,是应对风险挑战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现实之需,是强国 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 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 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航天、探月、大飞机、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一大批标志性成果纷 纷涌现,科技创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 力提升转变,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一过程 中,也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对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讲话中用“八个坚持”作了系统概括和阐 述。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坚 持和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核心作 用充分体现在科技工作的方方面面,我国科技事业就能始终沿着 正确方向前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解决了我国科 技事业发展的路径问题,始终立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推进高 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就能把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 在自己手中。“坚持创新引领发展”,阐明了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 发展的内在关系,树牢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 理念,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就能引领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 安全。“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是科技工作的使命责任,按 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 向人民生命健康要求,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 就能全面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更好护佑人民身体健康、生 命安全。“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指明了科技工作的动 力所在,只有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才能有效破除束缚科 技创新的各种障碍,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坚持推 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只有 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 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才能为科技创新提供坚 实人才支撑。“坚持培育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活力源泉,传 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大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 败的良好环境,才能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阐明了我国科技工作的外部条件 和使命追求,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共 同挑战,就能为促进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这 “八个坚持”,把我们党对科技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新 高度,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建成科技强国的信心和决心,必须长期 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应当具备哪些基本要素?对此,习 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用“五个强大”作出了科学概括。一是拥有强 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这是科技强国的根基底座,夯实 这个根基底座,就能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 为事业发展提供丰沛的源头活水。二是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 攻关能力,这是科技强国的战略支柱,筑牢这个战略支柱,就能 加快突破重点领域关键点、控制点技术,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和 高水平安全。三是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这是科技强 国的显著标志,体现了我们要成为世界重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更多中国贡献的不懈追求。四是拥有强大的 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这是科技强国之“强”的重要特 征,必须通过自主培养高水平人才和吸引世界一流人才,不断壮 大国际顶尖科技人才队伍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五是拥有强大的 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这是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必须持续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和科研环 境。这“五个强大”,涉及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国际影响、人才 培养、科技治理等诸多领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清晰描绘出 建成科技强国的宏阔图景和目标追求。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科技工作者 发出号召:“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只争朝夕、 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这一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如何理解新型举国体制的独特优势 锚定 2035 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这 篇重要讲话中,从五个方面对建设科技强国的重点任务作出系统 部署,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推 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所谓举国体制,就是在特定领域实现国家意志的一种特殊制 度安排。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充分发挥集中 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是我们不断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一大秘诀。 以科技领域来说,“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等重大成果 的取得,都离不开举国体制优势的发挥。 2014 年 6 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 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千万 不能丢了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法宝,要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 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2015 年 10 月,在关于《中共中 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