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明天昂首奋进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明天昂首奋进 春潮涌动神州,信心激荡山河。 听民声、汇民智,议大事、谋大计,锚定新坐标、描绘新图 景。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圆满完 成各项议程,在北京胜利闭幕。 2025 年,距离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仅有 10 年,“十四五”规划迎来收官、“十五五”规划正待谋篇,值此国家 发展蓝图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怎样进一步凝聚共识、激发干劲, 砥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奋进伟力?这场“春天的盛会”,格外引 人瞩目,有外媒评价:“全球都在关注中国两会。” 2025 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去年 7 月召开 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 300 多项重要改革举措;12 月召 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 2025 年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我 国将确立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如何进一步细化改革的“施工图”、 敲定“责任书”,让发展更有质量、更有温度,推动中国经济航船 行稳致远?亿万人民热切期待。 连日来,两会审议批准、通过的一个个重大报告、决定,一 项项凝聚着人民群众智慧的议案提案,一场场备受瞩目的代表、 委员、部长“通道”答问,轮番举行的主题记者会,气氛热烈的开 放团组、“开放日”活动,务实恳切的发言、交流、讨论,让人们 再次看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感受到东方大国自信开放 的底气。 信心和底气,鲜明地写在振奋人心的政府工作报告里。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 5.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 1200 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2%左右;居民 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报告提出的一系列 2025 年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事关发展全局、影响千家万户,备受关切和瞩目。 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5% 左右”这一经济增长目标可谓“雄心勃勃”。但正如政府工作报告 指出的那样,设定这一预期目标,“既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 生的需要,也有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并与中长期发展 目标相衔接,突出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鲜明导向”。这一积极 稳健、求真务实的目标,体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的要求,既有应对风险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决心,更有 对我国发展优势、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谋定而后动。报告统筹 发展和安全、把握当下和长远、兼顾激发内生动力和拓展外部空 间,财政货币产业政策同向发力,改革发展创新并驾齐驱,形成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合力。实现预期,可期可及! 信心和底气,更蕴含在习近平总书记谋深思远的瞩望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两会,先后 60 多 次参加团组审议讨论,面对面听取数百位代表委员发言。今年两 会期间,总书记连续 3 天“下团组”,与代表委员亲切交流、共商 国是,一问一答,尽显深切关怀;一言一行,激发信心力量。 谈创新、话担当。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发 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今日中国,创新浪潮奔涌、 发展动能澎湃。3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 聚焦创新话题,指出经过这些年努力,我国科技创新氛围浓厚, 产业创新百舸争流,两者融合势头良好,“但某些体制机制不顺 的问题仍然存在”。总书记又一次谈到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 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激励大家要推 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使我们国家能够“在现代经济大潮中始终保 持弄潮儿的角色”。经济大省扮演着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的“压舱 石”角色。“经济大省要挑大梁”,“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 有更大的担当”。总书记对经济大省寄予厚望,并阐述“挑大梁” 的重要着力点,其中置于首位的便是“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 新融合上打头阵”。 议教育、论人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好人民 满意的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的牵挂。3 月 6 日,看 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总书记聚焦教育、 科技和人才。谈及人才培养与现实需要的适配,强调“教育要想 在前头,赶在前头”;谈及学位供给过剩与紧缺并存、教师队伍 结构不均衡,强调要着眼现代化需求,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建 立健全更加合理高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谈及教育量与质、 时与效的协同,强调“好学校要看大师,不光是看大楼”;谈及教 育数字化,嘱咐“教育,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新时代新征程, 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总 书记发出号召:“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 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察社会、观民生。社会治理,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 安;民生保障,紧系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习近平总书 记始终高度重视。在江苏代表团,总书记与社区工作的代表交谈, 从社区治理谈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