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千万工程”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的思考与探索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千万工程”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的思考 与探索 2024 年 1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学习运用“千 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的文件,要求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 的总抓手。xx 县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时代的发展,把“千万工 程”定位为“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促进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工程”,“推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民心工 程”[1],通过乡村全面振兴、新型城乡融合,打通 xx 县现代化 的乡村发展堵点难点,不断丰富内涵,以“千万工程”助推乡村振 兴,造就和美乡村。 一、xx 县“千万工程”的实施现状和基本做法 2019 年,xx 县就着手从加快推进新型城乡融合、坚持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入手,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 一些领域开始实施“千万工程”;该工程于 2023 年开始全面实施, 制定了 12 个单项实施方案;2024 年 xx 县根据中省市文件精神 迅速行动起来,清理和制定了一系列文件。目前启动 2027 年创 建县级以上 28 个“千万工程”示范村三级联创,并从村庄规划、 人居环境、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治理 6 个方面 发力,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到 2024 年底,该县已完成村庄 实用性规划编制的村 26 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益在 50 万 元以上的村 14 个,创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 71 个,发展茶叶、 蚕桑、猕猴桃等特色产业 14.4 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 19.8 万 亩,培育乡村治理示范村 30 个,创建“千万工程”6 个市级示范 村、36 个县级示范村,逐步形成以省级示范为引领、市县级为 基础的梯次队列,为“千万工程”的进一步推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千万工程”蕴含的理念方法和价值取向初步显现 xx 县从 2023 年 5 月就开始在全县全面部署、动员、实施千 万工程。特别是在中省市文件下发后不久,按照时间节点和内容 要求,克服了“很多工作举措就农村抓农村,与城乡整体谋划、 城乡融合发展结合不够”问题。着眼未来乡村建设,按照“模式” 来理解并实践“千万工程”,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建设方 向,制定了一系列落实举措,如《xx 县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推进 行动项目清单(2023 年度)》《xx 县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推进行动 建设项目清单(2023-2025 年)》等,把符合条件的农房纳入农 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计划,提升农房设计建造水平,推进 农村水、电、路、气、讯、网、物流等提档升级,大力开展农村 供水保障工程,重点推进城乡一体化、规模化建设和小型供水工 程标准化改造等。 (二)“千万工程”成为落实“七个提升工程”要求的有效工作 方法 按照陕西省“七个提升工程”要求,xx 县的“一产”做足做活“土 特产”文章,以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为主线,聚焦“果畜菜茶桑” 等产业,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还在适宜的范围内布局二 三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千万工程”遍地开花, 如城关镇中堰村以农文军民融合发展定位,实施了生态林果基地、 智慧果蔬大棚等项目,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铁佛寺镇 合一村因地制宜,挖掘适宜发展猕猴桃特色产业的用地,持续带 动农民增收致富;平梁镇通过“合作社+基地+散户”的模式,实 现联农带农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民产业增值收益。“千 万工程”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工作方法。 (三)“千万工程”助推、创新、健全乡村振兴体制机制 乡村振兴和“千万工程”关系密切,相得益彰,“千万工程”是 手段,乡村振兴是目的。xx 县不断总结典型,2022 年申报文旅 融合类“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 2 个,城乡融合类省级示范村 4 个, 农旅康养类省级示范村 3 个,农旅融合类省级示范村 2 个。一是 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如“国企带镇村”模式建立起股份化收益分配机制,将收益更多让 利给村集体,推动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二是健全 新型基础实施融合利用机制。2023 年双河口镇三柳村、蒲溪镇 盘龙村和平梁镇太行村成功评选为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城关 镇中堰村、蒲溪镇盘龙村和双乳镇成功评选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市级示范村。三是形成“千万工程”规划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每 一项工作都有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如在规划上把专项规划和区 域规划结合;健全专家参与公共决策制度,如和西安培华学院乡 村振兴研究院的课题合作。 (四)“321”基层治理模式成为“千万工程”和美乡村治理的 典型案例 xx 县借助示范村的引领作用,通过建立示范村模板进行差 距比对和经验借鉴,抓住数字化时代发展机遇,聚焦重点领域和 短板弱项,推动数字乡村治理。一是优化城关镇三元村“321”基 层治理模式,增加科技要素。将农民的意愿摆在首位,把群众全 部纳入 5940 个网格,统筹用好 1000 万元“良法善治”基金。 “321”基层治理模式的与时俱进使之成为陕西全省乃至全国 的基层治理样本。二是用智慧与科技提升乡村生活品质,让乡村 充分呈现未来元素。如平梁镇太行村建成“太行驿站”精品民宿和 1500 米旅游观光步道。三是为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提供乡村 风俗习惯文化服务。如城关镇三元村的“村史馆”很接地气,建成 以来已接待近千人次参观,目前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发挥了“一 品”的示范效应。 总之,“千万工程”示范村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 是地方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xx 县借助示范村的引领作用, 通过建立示范村模板进行差距比对和经验借鉴,有利于地方进行 有针对性的提升和改进,更好地在全国范围内快速高效推进乡村 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农业全面升级、农民全面发展, 为实现现代化乡村打好基础。 二、xx 县“千万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一)对“千万工程”的理解的笼统性和模式化问题 初代“千万工程”自 2003 年启动以来,主要聚焦农村生产、 生活和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2014 年增加了生态文化体系, 2017 年又增加了“形态美”与“制度美”相统一等内容,目标和任务 是建设有“江南韵、乡愁味、时尚风、活力劲、和美富”的美丽乡 村。“千万工程”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基本经验, 成为其在全国推广的最大底气。 但调研却发现,目前 xx 县对“千万工程”的实施是按照“模式” 来的,一是表现在对村庄建设的机械性。把乡村振兴划分为基础 设施整治、产业发展、文化振兴等,按照不同阶段一步一步实施; 如 xx 县发布的《xx 县乡村规划建设管理责任清单(2023-2025 年)》文件,设计了工程内容和完成的时间表。但在整体谋划上 仍然是突出本村优势,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