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调研报告
为全面掌握我县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现状,规范招投标市场
秩序,优化营商环境,近期我们通过实地走访、数据统计、案例
分析等方式,对全县近三年工程项目招投标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工程项目招投标基本情况
(一)总体规模与结构。近三年(2022-2024 年),全县累计
开展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项,涉及总投资*亿元,较前三年增长
*%。从项目类型看,基础设施类(交通、水利、市政)占比
*%,民生工程类(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占比*%,产业项
目类(园区建设、工业厂房)占比*%。其中,政府投资项目占
比*%,社会投资项目占比*%。
从招投标方式看,公开招标项目*项,占比*%;邀请招标项
目*项,占比*%;竞争性谈判、磋商等非公开招标方式项目*项,
占比*%。电子化招投标覆盖率达*%,通过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完成交易的项目占比达*%,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线上报
名、投标、评标和监管。
(二)监管体系与机制。目前,我县招投标监管形成了"行
业主管部门+综合监管部门"的联动体系。县发改委作为综合监管
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招投标政策实施;县住建局、交通局、水利
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分别负责房建市政、交通工程、水利工程领域
的招投标监管;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承担交易平台服务职能,实
现"场地统一、信息共享、流程规范"。近三年累计开展标前审查
*次,标中监督*次,标后巡查*次,受理招投标投诉举报*件,查
处违法违规案件*起。
(三)市场主体与竞争格局。全县参与招投标的企业共计*
家,其中本地企业*家,外地企业*家。从中标情况看,本地企业
中标率*%,外地企业中标率*%,行业集中度较高的前 10 家企
业中标额占比达*%。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国有企业中标占比
*%,民营企业中标占比*%;社会投资项目中,民营企业中标占
比达*%,市场活力逐步释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围标串标问题依然突出。部分项目存在投标人通过"
抱团取暖""轮流坐庄"等方式操纵投标,尤其是在工程量清单模
糊、技术参数设置不明确的项目中,围标串标现象隐蔽性较强。
2023 年某市政道路项目中,5 家投标企业被查出存在投标文件异
常一致、报价呈规律性差异等问题,最终被认定为串标并处罚。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受理的投诉案件中,涉及围标串标的占比
达*%。
(二)资质挂靠与违法分包现象频发。一些企业通过出借资
质收取管理费,实际施工由无资质的"包工头"承担,导致工程质
量和安全隐患突出。某安置房项目中,中标企业将主体工程违法
分包给 3 家无资质的施工队,引发质量纠纷。此外,部分企业利
用资质等级优势,通过"高资质中标、低资质施工"规避监管,
2024 年巡查发现*个项目存在此类问题。
(三)低价中标与高价结算问题突出。部分投标企业为获取
项目,采取低于成本价报价策略,中标后通过变更设计、增加签
证等方式追加造价。2022 年某水利项目中标价*万元,结算价达
*万元,增幅达*%。此类问题不仅导致财政资金浪费,还可能引
发工程质量下降、工期延误等连锁反应。
(四)监管效能与协同机制有待提升。行业主管部门与综合
监管部门存在职责交叉、信息共享不畅等问题,"多头监管、无
人负责"现象仍有发生。例如,交通、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