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
编》体会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
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出版发行。《论述摘编》分 9 个专题,
共计 299 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 2012 年 11 月至 2025 年 2 月
期间的报告、讲话、指示、序言等 130 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
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认真学习《论述摘编》,对于深入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
长效化,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
加强作风建设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厚植党长期
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
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
要性,表明了我们党高度重视作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根本是始终保持党
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中央苏区建立廉洁政府、厉行廉洁政
治赢得群众拥护,到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燃起“中国的希望
",再到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前所未有地凝聚党心民心,历史和
现实有力证明,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
共苦,我们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
义、奢靡之风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
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当前,反
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腐败问题存量仍未见底、
增量仍有发生,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只有坚持正风肃纪反腐永远
在路上,解决好“四风”问题,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四种危险",
为解决腐败等党内其他问题创造良好条件,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
信任和拥护,厚植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加强作风建设是党加强自身建设、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应
有之义。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加强作风建设,本质上就是刀刃向内、与不正之风作坚决斗争的
自我革命,目的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
心拥护、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从性质宗旨看,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
义政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
特殊的利益。正是靠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
公,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今天拥有 9800 多万名党
员、领导着 14 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
大执政党。从执政规律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
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保持的,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随着党龄增
长和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的。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弱化党的
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
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如果不通过持之以恒的正风肃纪
来扶正祛邪、强身健体,久而久之,必将使老问题复燃、新问题
萌发、小问题坐大,导致党变质、变色、变味。在长期执政的条
件下,不少党员干部容易滋生特权思想、歪风邪气,甚至利用党
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谋一己私利,蜕变为腐败分子。因此,新时代
党员干部更需要严格的纪律约束和作风锤炼,牢固树立革命理想
高于天的信仰信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永葆共产党人拒腐
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加强作风建设是党走好新征程、夺取新时代新胜利的现实之
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庄严宣
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
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
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前进道路上,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历
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国际错综复杂环境带来
了新矛盾新挑战,西方敌对势力为了维护自身霸权地位和经济优
势,对我国全面遏制打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安
全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了新特征新要求,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任务繁重。
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好
的作风振奋精神